疫情讓島內經濟民生損失慘重,但更大挑戰還在後面

臺灣商業總會3月10日召開"慘業服務續命再生"記者會,理事長賴正鎰、副理事長許舒博公開臺灣商業總會所調查的島內各產業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損失,並向臺灣地區行政部門提出"紓困3.0"的建議方案。

賴正鎰稱,疫情導致島內民衆各種消費幾乎停頓,2月份各產業平均掉了營業6成到7成,3月份提高到8成至9成,4月雖然才第一週,但也一直下滑。餐飲業營業額至今僅剩1成,營業損失超過80%;一般旅館營收較去年同期衰退75%,洗衣業也間接影響營業額,減少5至7成;糕餅業銷售額較平日大幅減少85%以上。此外,農漁業受到海、空運貨量急速萎縮,航空運輸費用大漲。原本預估3月份疫情會終止,但沒料到歐美各國都這麼嚴重,疫情可能延到年底或明年初,島內GDP本來想說可以保2%,但現在連保1%都有問題。

賴正鎰指出,民進黨當局提出紓困2.0計劃,雖由600億元加碼到1兆500億元新臺幣,但相較世界各地編列紓困預算佔比GDP都是2位數,救命力道明顯不足。現在臺灣企業營收大減,不少企業倒閉或停業,許多人失去工作或放無薪假,生活出問題。

香港中評社11日發表快評指出,顯然,疫情對島內經濟民生的衝擊已開始顯現,這也在多數人的預料之中。但是,疫情持續時間之長、影響之大,可能超乎多數人的想象。現在的慘況可能只是開始,不是最慘,未來可能更慘,島內民衆可能要做好心理準備和生計規劃。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