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马丁·斯科塞斯给《纽约时报》写了一篇檄文,文章写的很好,情真意切。 老马丁在这篇文章里把自己对电影(cinema)这件事到底是什么解释得很清楚,总结起来大概一句话,电影是一个个体艺术家的整体视野,其实也就是作者电影。 他那番“漫威电影不是电影,是主题乐园”的言论来自于英国电影老牌杂志《帝国》的十一月刊,但因为杂志的付费属性,看过全文的人其实并不多。那篇文章写的很好,还原了老马丁充满艰辛的创作生涯,只不过美国媒体选择抽出了其中最容易引发争议的那几句。 文章标题叫“烧死我,枪毙我,杀了我(Fire Me,Shoot Me,Kill Me)”,那是2005年他在剪辑《无间道风云》的时候,面对片方不断施加的压力喊出的话,“我们就要和这事死磕到底。” 文章里有一段其实和他昨天的文章很像,“对于斯科塞斯的成名,1970年代提供了完美的环境。他喜欢做的那种电影很时髦:个人化的,充满感情的,大胆原创的,制片厂也喜欢资助那些实验性的创作,商业成功什么的都先放在后面。” 如果你再结合《帝国》杂志十月刊的《爱尔兰人》封面文章,就知道老马丁说出那些话丝毫不奇怪。《爱尔兰人》这片子的命运相当曲折,墨西哥投资人和派拉蒙先后撤资,根本没有投资方愿意接手,如果不是 Netflix 的慷慨大方,老哥几个这个晚年团圆根本不会实现。 投资方给出的理由也很简单,电影预算太高,黑帮片也已经没有市场了。这个结论是从哪里得来的呢?漫威电影宇宙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自然是头号因素,过去十一年 MCU 就是全球电影市场成功的定义者,几乎所有制片厂都在效仿着 MCU 的模式尝试打造电影宇宙,不属于电影宇宙又非续集的“原创作品”几乎很难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老马丁说他不喜欢漫威电影的一个核心原因就是,这些电影里缺乏作者的个人表达。这句话相当准确,事实上稍微了解漫威电影的观众都知道,MCU 的唯一掌舵人就是漫威影业总裁凯文·费奇,他会把控每一部漫威电影的制作过程,这也是漫威电影导演通常选择好莱坞非一线导演执导的原因,因为他们听话。 所以即便导演乔斯·韦登是让《复仇者联盟》风靡全球的重要功臣,但当他试图获得对电影更多的控制权时,漫威也会果断选择和他分道扬镳。甚至不只是漫威,漫威的母公司迪士尼近几年主推动画电影真人化进程,他们选择的大多也是过气名导演,于是蒂姆·波顿、盖·里奇这样的导演纷纷下岗再就业,他们只需要做一件事,“照着词儿说”。 面对这样的历史进程,你说老马丁能开心的起来吗? 在商业社会和消费主义的的大背景下,迪士尼和漫威的选择当然无可厚非,流程的严格可控和观众取向的最大化本身就意味着最高的商业回报可能,MCU 超过200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就是明证。 老马丁其实并非全盘否定漫威电影,他更为担心的似乎是作者电影这种电影类型的逐渐消失,他迷恋的那些伯格曼式、希区柯克式的作者电影自然不可能重现,但他更害怕的其实是文章最后写的,“对于那些刚刚起步做电影的人,现在的情况很残酷,对艺术很不友好。” 老马丁努努力总能找到投资拍电影,但那些想要创造新的电影语言,写出新的动人故事的年轻创作者呢?如果只有一种创作模式被认为是可行的,自然就不会有人在为创新和激进买单。 好在倒是有一些好消息传来。就在几天前《小丑》票房突破10亿美元大关,创造了 R 级片全球票房新纪录,电影盈利有可能超过5亿美元。《小丑》的创作过程受到老马丁的很多影响,老马丁一度也是《小丑》的导演人选之一,《喜剧之王》和《出租车司机》更是导演托德·菲利普斯重要的灵感来源,《小丑》的成功恰恰说明独特的作者性表达也能赢得商业上的成功。 而就在2019年多部商业巨制先后扑街,《复仇者联盟4》之后超级英雄电影也不可避免地开始走下坡,观众的审美倾向和情绪释放走到一个高点之后,必然开始慢慢滑落。 电影史上的诸多时刻也都证明,作者表达和商业成功并非非此即彼,而更像是一种螺旋上升的关系。 老马丁给出了自己的回应,现在皮球抛到迪士尼和漫威手上了,至少在舆论同情这一点上,老马丁已经先赢了一局。不过事情也没那么复杂,我想借用郭德纲在《论五十年相声之怪现状》里的一句经典名言送给迪士尼和漫威, “电视上的节目不一定都是好节目,但剧场里边也不一定都是坏相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