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說“一日之計在於晨”,對於糖友,身體的健康保護也要從早上開始。

糖友起牀有五忌

一忌醒來就匆忙起牀

一夜睡眠會使血液循環變慢,血液更黏稠,另外高血糖會導致血管相對脆弱,如果起牀動作劇烈,就易發生心血管意外。醒來後應躺平身體,頭略後仰,四肢做伸屈運動,不僅可舒展關節、增強靈活性,還可使血液迅速回流心臟,有效預防急慢性心腦血管疾病。

二忌醒來揉搓眼睛

糖友血管較脆弱,若揉眼時用力過猛,易引起眼部血管破裂,輕者結膜下出血,重者眼底出血,甚至導致併發症。糖友睡醒後,應先閉眼轉動眼球,從右到左,再從左到右各轉5次;再睜眼坐定,用眼依次注視左、右、右上、左上、右下、左下,重複5次,從而鍛鍊眼肌、提高視神經靈活性。

三忌起牀後憋尿

憋尿會導致生理和心理雙重緊張,導致血壓升高、心跳加速,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此外,糖尿病患者本身抵抗力差,更易尿路感染。早上喝杯溫開水,可稀釋血液,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增加尿量,沖洗膀胱。

四忌清晨鍛鍊

早晨氣溫較低,體內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而糖友多有心腦血管等併發症,遇冷空氣容易發病。此外,大多數清晨鍛鍊的人都是空腹鍛鍊,這易導致血糖波動,不利於平穩控糖,且極易誘發低血糖,甚至低血糖昏迷。糖友宜在下午或傍晚鍛鍊。

五忌早上洗澡

糖尿病患者晨起洗澡有低血糖危險,並且,冬季早上氣溫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管適應性較差,易出現心腦血管意外。

糖尿病患者別怕喝水

解放軍總醫院老年內分泌科主任醫師田慧教授表示,正常人偶然忘記喝水影響不大,但如果糖友不及時喝水,或喝水過少,就會使血液黏稠度增高,影響血液流通,導致血糖值升高;高血糖引起的高尿糖可使體內水分隨之排出體外,造成程度不同的脫水,加重糖尿病病情;還會增大腎臟負荷,增加血管壁損傷,導致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如不及時飲水,會導致乏力、食慾不振,嚴重時甚至可能高血糖、高滲性昏迷、休克。爲此,田慧給糖友提出了幾點健康喝水的建議。

喝夠水

成年男性一般要求每天要有2000毫升左右的尿量,女性則一般爲1500毫升,因此,一般情況下,健康人每天應攝入2000~2500毫升的水。糖尿病人需水量比一般人要稍多些,建議在2500毫升左右。患者最好通過測量排尿量的方式估算自己的飲水量。但也不宜一下喝過多的水,這樣不僅會稀釋胃液,造成消化不良,甚至可能引起水中毒。需注意的是,有心腎功能不全、下肢及全身浮腫等特殊情況者,應遵醫囑適當減少飲水量。

及時補水

在夏季氣溫高、鍛鍊身體、外出遊玩等情況下,出汗較多,糖友應及時補充水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糖友要主動多飲水。比如口渴時、發熱時、血糖過高時、發生糖尿病酮症時、腹瀉時、沐浴後等。另外,在喫火鍋、喫大餐後,也要增加飲水量,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代謝。

飲水方式

1.不提倡“快飲、暴飲”,可按半小時喝300毫升水的速度補水。2.糖友喝的水不要太燙,否則會燙傷口腔及消化道黏膜,容易導致潰瘍,嚴重甚至可發生感染。3.飯前避免大量喝水。喫飯前大量喝水會稀釋消化液,影響食物消化。但餐後血糖較高的糖友,可在喫飯時先喝點湯、喫點青菜,再喫主食,有助於控制餐後血糖。而體型偏瘦、腸胃消化吸收功能不太好的糖友,可少喝些煲好的肉湯,有助於食物消化吸收。4.避免睡前大量喝水。睡前半小時可以喝100~200毫升清水,不宜再喝很多水,否則會夜間多尿,影響睡眠。此外,糖尿病合併心、腎功能不全者,夜間更應控制飲水量。

飲用品種

糖友喝水應以白開水爲主,避免喝含糖飲料。早餐可以喝些牛奶,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微量元素以及多種維生素;適當喝點咖啡也能幫助利尿;適當喝茶,原則上不限制茶的種類,但應避免喝濃茶,花果茶中以橘皮、檸檬泡水較好,而山楂、大棗等含糖量較高的水果泡水時會升高血糖,不建議糖友飲用。年齡大的糖友,可選用西洋參、元參、黃芪、枸杞等中藥泡水,以滋陰補氣。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