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十佳志愿服务项目”

“四川省十大最美志愿者”

名单公示(甘孜州部分)

快来看,你认不认识?

第六届“四川志愿·携手圆梦”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拟通报表扬名单

——2018年度“四川省十佳志愿服务项目”

甘孜州“天珠之窗”德格县远程教育帮扶志愿服务项目

——2018年度“四川省十大最美志愿者”

索朗达吉 共青团理塘县委办公室主任

↓↓↓

十佳志愿服务项目——

“天珠之窗”德格县远程教育帮扶志愿服务项目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东风渠管理处定点产业帮扶的郎达村,位于四川甘孜州西北部,海拔 3600米。在产业帮扶中发现,郎达村所在的柯洛洞乡自然环境恶劣,为德格县(四川省深度贫困县)的“特困乡”,自县委政府2015年启动“控辍保学”行动以来,6-15岁辍学适龄儿童已陆续返校,入学人数猛增30%,民族地区教育压力陡增,常规教育模式和薄弱的师资力量已跟不上教育发展步伐,“天珠之窗”远程教育帮扶志愿服务项目应运而生。

志愿者把每一位偏远封闭地区的孩子,都视作散落于草原上珍贵的天珠,以“远程教育”为核心,通过设施援建、经济支持、陪伴成长等机制,成功构建360°精准教育帮扶志愿服务模式。(1.远程教育是通过志愿服务规模化、常态化、课程规范化把志愿者、优秀教师、大学生与孩子联系起来,针对中小学生,计划每年持续开展以自然、社会、科学为主题的教学,不断带给孩子们新思维和新知识。2.设施援建是扶贫扶智同步进行。建立“一台一站一堂一园一厂一寨”,即一个远程示范互动教学平台,一个藏族大学生实习小站,一个标准化学生食堂,一个牦奶牛养殖园,一个野生菌加工厂,一个微牧藏寨旅游项目。通过志愿者积极协调资金,实施设施和产业帮扶,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生活保障。3.经济支持是对品学兼优的藏族大学生进行资助,对中小学生设立 “助学金”“奖学金”和“升学奖学金”,建立解决生活突发困难机制,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变故影响学业。4.陪伴成长是通过建立线下“一对一”陪伴成长机制,帮助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全方位为孩子们的读书梦想保驾护航。)

项目自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志愿者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及时解答孩子们对自然、科学产生的好奇。“天珠之窗”还源源不断地给孩子们带来了中华文化和世界文明,带来了新思维和新知识,激发学习热情。不同专业的志愿者带来了各领域的精彩课程,不断发掘孩子们的特长和爱好,并用“线下”结合方式,进行兴趣培养和专业引导,把城市的优势教育资源带到偏远封闭地区,成功连通了“大山”与“世界”。近两年多来,帮助柯洛洞乡实现义务教育入学率100%,柯洛洞乡已有147 名小学生升入到初中到县城就读,63名学生考入大中专院校到外地求学,升学率分别提高43%和126%。在志愿者的倾情服务下,柯洛洞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学习基础条件大幅度改善,藏区群众培养“下一代”的意识增强。

十大最美志愿者——

共青团理塘县委办公室主任索郎达吉

2016年8月,毕业于四川民族学院藏语言文学专业的索郎达吉,怀揣着青春的梦想,积极响应团中央“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时代号召,毅然报名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成为一名光荣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于共青团理塘县委。

从参加志愿服务至今,索郎达吉走遍了全县24个农牧区乡镇,从广袤的草场到葱郁的田野,从双创孵化园到农村电商服务站……他的身影忙碌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两年多来,他积极投身于脱贫攻坚、新农村新风尚、全域旅游等各项志愿服务工作中,曾到乡下各校安装了价值20余万的青少年护眼节能灯,给各校送去了1000套的课桌椅;走村入户,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协助村里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成为农牧民群众的亲人;到海拔4500米的虫草山上开展志愿活动达两个月;参加县上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孵化园建设,带领大学生创业,让新思路、新作为的“新藏商精神”在青年人中深根发芽;多次参加“喜波勒雄”(藏语:幸福来了)农牧区志愿服务,为农牧民群众宣传“六洗一扫一整理”文明生活方式,经常参加慰问孤寡老人、关爱留守儿童、“暖冬行动”等志愿服务;同时,参加县上各类现场会、仓央嘉措诗歌节等文化旅游活动志愿服务,为理塘的脱贫奔康奉献自己的力量。索郎达吉发扬奉献、友爱的志愿服务精神,获2018年甘孜州优秀青年志愿者、2018年理塘县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他说:“为理塘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我们每个志愿者的荣幸,虽然每天都很忙碌,却因为帮助他人,而让我们的生活更充实和快乐。”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