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爲劉成鳴、肖友纔在堰塞體壩頂實地查勘。

昨(6)日,州委書記劉成鳴,州委副書記、州長肖友才同國家應急管理部救援協調和預案管理局局長郭治武、國家能源局電力安全監管司司長童光毅、省水利廳總工程師梁軍等一行,在崎嶇冰雪山路上驅車兩小時,換乘摩托車沿懸崖陡壁行進半小時,再沿金沙江下游亂石嶙峋的乾枯河道徒步近兩小時,到達堰塞體壩頂,實地查勘現場情況,並在當日晚的國家應急管理部視頻調試會上提出應對方案。

災情發生後,州委書記劉成鳴、州長肖友才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對羣衆轉移、應急搶險、防災減災等工作進行安排部署。按照國家應急管理部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重要指示精神,採取有力措施,積極應對險情,堅決守牢“不出現人員傷亡”的底線。一是迅速疏散轉移,確保羣衆生命安全。啓動IV級防汛應急響應,截至目前,通過投親靠友、分散安置等方式,白玉縣已轉移羣衆2548人,巴塘縣已轉移羣衆2320人,得榮縣已轉移羣衆1086人,沿江施工企業轉移4010人。目前,轉移羣衆得到妥善安置,情緒穩定,生活有序,無一人傷亡、無一人滯留。二是成立現場前指,確保科學應急搶險。成立由州長肖友才爲指揮長的州縣應急指揮部,下設現場處置、羣衆疏散、專家勘察、力量保障、工程作業、後勤保障、綜合文祕、通訊保障、輿情管控、下游避險等13個職能組,迅速啓動防災、地質災害、羣衆轉移及安撫等應急處置方案,統籌多方力量推進處置各項工作。三是逐個排查隱患,嚴防發生次生災害。要求白玉、巴塘、得榮等沿岸縣,再次對涉險區域涉及的重大項目、重點隱患進行排查,防止發生其他次生災害。四是強化應急保障,做好應急救援準備。

目前,州縣已組織5210餘名幹部羣衆待命參與搶險,組建由縣級機關幹部、森警、民兵、武警、消防官兵等共1826人的應急搶險隊伍,準備大型搶險機械348臺、車輛137輛,儲備帳篷2700餘頂、棉被16508牀、棉衣褲3900件,以及醫療衛生器具和米麪油等應急物資,確保涉險羣衆安全溫暖過冬。同時,全面安排應急通訊、應急供電、氣象服務、道路交通等方面工作。

據瞭解,截止11月6日20時,堰塞湖壩前水位漲至2928米,距壩頂凹處約37米,累計上漲35米,過去24小時每小時平均上漲0.3米,蓄水量達到2.28億立方米。(記者 楊傑 文/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