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一

熟地20克,天花粉10克,天冬10克,石斛10克,女貞子30克,赤芍30克,甘菊花10-15克,茵陳10克,川楝子10克,夏枯草10克,龜甲20克(先煎),生牡蠣20克(先煎),磁石30克(先煎),濟阿膠10克(烊衝),懷牛膝10克,五味子10克,酸棗仁15克,茯神20克,黃藥子10克。

用法:水煎2次,分3次服,每日1劑。30劑爲1個療程。

善後:制丸藥服3-6個月以鞏固療效。

功效:滋陰和陽,清肝散結。主治甲狀腺功能亢進。

醫案:王某,女,33歲,農民。心慌、失眠、多汗、形體消瘦,表情緊張,坐立不安;脈數,舌紅少苔,兩眼球微突,雙側甲狀腺呈結節性腫大,隨吞嚥上下移動,手指震顫,食量增多,怕熱,面烘熱,多汗,尤以手腳爲甚;心悸氣短,焦急,激動。醫院測檢,診爲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屬陰虛火旺、痰氣互結。患者來要求中藥治療,投本方10劑,心慌、多汗減輕,焦躁稍安,原方續服,先後六診,共服藥60餘劑,諸症皆安。原方制丸藥,囑服3-6個月,以鞏固療效。複查2年,甲狀腺和眼突明顯減輕,餘症正常。

按語: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是由甲狀腺分泌過旺而引起的一種內分泌疾病。由於它因精神創傷或發育、經期、妊娠、感染等,導致大腦皮層機能紊亂,經交感神經作用於甲狀腺而形成,故有人將它列入腦病範疇。臨牀表現性情急躁、怕熱多汗、面熱、激動、失眠、手指細小震顫;心悸、心律失常;消瘦、低燒、食慾亢進。檢查可見甲狀腺腫大,眼球突出,血壓收縮壓增高,脈壓增大。不經治療,症狀加劇,會出現高熱、神智昏迷、嘔吐、腹瀉失水、循環衰竭等“甲狀腺危象”,此時應中西醫合力搶救。中醫名爲“癭氣”。認爲因情志內傷,陰虛氣鬱,痰氣互結,化火傷陰而成,治宜滋陰清肝。

方中熟地、石斛、龜甲、女貞子、天門冬,滋陰養肝腎;菊花、夏枯草,清肝火散癭結;海浮石、牡蠣,軟堅散結,清熱化痰;赤芍、天花粉,清熱涼血活血;茵陳、川楝子,疏肝行氣;阿膠滋陰養血;五味子、磁石、酸棗仁、茯神,補腎益肝,寧心安神;黃藥子涼血降火,消癭解毒,用於復發症尤宜。諸藥組方,具有滋陰和陽、清肝散結之功。雍履平老師治療疑難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屢獲良效。

處方二

紫菜60克,黃藥子60克。

用法:上藥用白酒泡7-10天,每日適量飲服。

功效:主治甲狀腺腫大。連服1個月,消腫如初。

處方三

桑白皮30克,地骨皮20克,黃連9克,黃芩12克,梔子12克,黃柏10克,連翹15克,夏枯草30克,浙貝母15克,板蘭根30克,虎杖20克,蒲公英2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主治甲狀腺炎。

醫案:見患者甲狀腺腫大,質硬有結節,觸痛明顯,醫院診爲甲狀腺炎。患者要求中藥治療。患者發熱口渴,雙側甲狀腺腫大疼痛,咽乾咳嗽,大便祕結,小便黃,屬熱邪壅肺胃,治宜清熱瀉肺,化痰降氣。患者連服本方7劑見效,繼而治癒。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