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此之後,他們從原來對中國的不屑變成了尊敬,歷史上在意大利法西斯進攻埃塞俄比亞的時候,中國還給予了援助,當時的塞拉西皇帝懊悔萬分,後悔上了美國的“賊船”。爲拉攏塞拉西皇帝,美國給埃塞俄比亞的軍援高達1.5億美元,佔當時美國給整個非洲軍援的一半,而且派出專家,赴當地訓練士兵,在美國強有力的支援下,埃塞俄比亞一躍成爲了非洲軍事強國。

中國曆來在與國際社會的交往中,奉行友好和平的準則,從來不介入其他國家的政局,同時對於那些落後和貧窮的國家,向來都是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對她們施以援手,近年來更是加大了對非洲貧窮地區的援助,其中有個國家以前曾和我國打過仗,這個國家就是埃塞俄比亞。但是戰爭過後,對中國不但沒有怨恨,反而十分崇拜,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那?
事情要從二戰之後說起,當時美國,趁着英法實力微弱之際,開始將觸角伸向戰略位置極其重要的埃塞俄比亞,想把其變成干涉非洲事務的橋頭堡。美國在此時期向埃塞俄比亞提供了大量的援助。爲拉攏塞拉西皇帝,美國給埃塞俄比亞的軍援高達1.5億美元,佔當時美國給整個非洲軍援的一半,而且派出專家,赴當地訓練士兵,在美國強有力的支援下,埃塞俄比亞一躍成爲了非洲軍事強國。塞拉西也認爲可以幫助美國“維持全球秩序”
美國多久,朝鮮戰爭爆發了,塞拉西皇帝當即決定派遣一個步兵營參加戰鬥。由於路途遙遠加上其他問題的耽擱,埃塞俄比亞營1951年7月才抵達朝鮮,此後一年多時間裏他們一直沒有參加戰鬥。
在1952年的時候,戰爭陷入膠着狀態,爲了集結更多的兵力,埃塞俄比亞的軍人們終於有機會上戰場了,但是迎接他們的卻是殘酷的打擊,在整整7個小時的惡戰中,埃塞俄比亞營傷亡共657人,佔全營人數的一半以上。就這樣上甘嶺變成埃塞俄比亞軍人的“傷心嶺”,前來督戰 的美軍一看情況不妙,便宣佈讓埃塞俄比亞軍人撤出戰鬥。戰鬥結束後,這些埃塞俄比亞軍人殘部帶着傷心和失望回到了闊別3年的家鄉。
從此之後,他們從原來對中國的不屑變成了尊敬,歷史上在意大利法西斯進攻埃塞俄比亞的時候,中國還給予了援助,當時的塞拉西皇帝懊悔萬分,後悔上了美國的“賊船”。與此同時,逐步與中國建立了友好的外交關係,這真是應了那句古語了,不打不相識,交情都是打出來的。
現在的埃塞俄比亞很多街道隨處可見中文字的商店,而且很多街道直接成了中國街。在日本駐埃塞俄比亞大使館旁邊,原先是日本人聚集地,隨着大量的中國人來到,這裏已經完全是一箇中國街了。而且因爲中國取得的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埃塞俄比亞逐步向東看,學習中國,中國成爲了他們的榜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