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起來,她應該是我的表姨娘,一個從未見過面的遠房親戚。

雖然從未見過面,我卻聽過許多關於她的英雄往事。

我的這位表姨娘一輩子都生活在農村,去過最遠的地方便是縣城,一輩子也沒有過任何驚天地泣鬼神的事蹟。

但,她卻讓我深深的佩服着,雖然這些故事都是從他人口中所聽而來。

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計劃生育政策正如火如荼的開展之時,表姨娘便義無反顧的加入了超聲游擊隊。

爲了生兒子,十年間生了八個女兒,最後一次終於生了兒子。

要知道,在那個年代裏,對於超生是有着嚴厲處罰措施的,不僅會扒房子、牽牛羊,甚至會強制引產,手術節育。

但,讓我佩服的並不是表姨娘高超的超生遊擊策略,也並不是她不生兒子不罷休的決心。

而是,八個女兒全部都被她生了下來,沒有一個“死於非命”。

雖然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和經濟壓力,卻沒有殘害任何一個生命,並且用自己的艱辛將女兒們全部撫養成人,在那個年代裏,這種舉動幾乎是不可能的,也是不被人們所理解的。

有人說:將自己當做生育機器,不覺得可悲嗎?

有人說:生了八個女兒一個兒子,如何保證九個孩子的正常生活教育,只是爲了繁衍嗎?

他們說的很對,也會有一大堆理論。

但是,這些同表姨娘又有什麼關係呢?

在表姨孃的世界裏,沒有男孩傳宗接代就是沒完成自己作爲一個女人的使命。

在表姨孃的認識裏,大家不都是這樣嗎?

也許,曾經表姨娘是鄉鄰嘲笑的對象:家徒四壁、東躲西藏、孩子成羣.....

但是,如今表姨娘卻是每一個同齡人的羨慕的對象。

沒有人能夠體會表姨娘當年的苦楚辛酸,就如同如今沒有人能夠明白表姨孃的幸福晚年。

“重男輕女”是數千年以來的傳統思想,或許同我們長久以來的農耕文明有關。

毫不誇張的說,有些人爲了生兒子,甚至不惜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我爲什麼要提及這位從未謀面的表姨娘?

正是爲了說明,在現實之中有很多不生兒子誓不罷休的情況。

在信息不發達、思想封閉的年代如此,在科技發達、文化昌明的現在也是如此。

不用否認,每一個男人,每一個女人,甚至每一對父母都有着“重男輕女”的觀念,只不過輕重不同,只不過嘴硬不願意說出來罷了。

在我剛工作的那會,便遇見過一例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一位同在南京打工的鄉鄰,得知我在醫院上班後,竟然輾轉尋求我的幫助。

而,我卻無法滿足他的懇求:幫他買一點可以生兒子的藥。

被拒絕後,他甚至還有些不開心:“你不是在醫院裏上班嗎?買點藥有這麼難嗎?”。

同這樣的人是無法有效溝通的,因爲他們根本就不會相信我的解釋。

最終,我將這個皮球踢給了我的父母,並且讓父母告訴他們:“我上班的地方是個小醫院,只能看感冒發熱,有問題我幫不了忙。”

大約幾年前,我在急診遇見了一位年僅17歲的女孩子。

用女孩子來稱呼她或許已經不合適,因爲她已經是一位準媽媽了。

我不知道這位17歲患者的身上發生着怎麼樣不同於常人的故事,但是我知道她一定過的不如意。

患者是因爲發熱頭痛被自稱爲自己媽媽的人帶進醫院的,當時已經妊娠四個多月。

我習慣性的問道:“建卡了沒有,去婦產科看過沒有?自己喫過藥沒有?懷孕了有些藥是不能用的。”。

讓我大喫一驚的是,媽媽說道:“我們還沒有建過卡,檢查過兩次,這個孩子不打算要,用藥應該沒有關係。”

“爲什麼不要?”17歲便懷孕原本就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患者媽媽如此淡定的態度更是一件不尋常的事情。因爲按照經驗來看,患者媽媽要麼是悲痛狀、要麼是憤怒狀、要麼是遮遮掩掩狀,如此鎮定自若者卻是少有。

她毫不猶豫的說道:“又不是男孩,要她做什麼?反正還年輕,在試試吧!”。

這句話讓我驚愕不已,我沒有想到她對患者17歲便懷孕的事實如此淡定,也沒有想到在新時代裏還會有這樣重男輕女的媽媽,更加沒有想到她竟然膽敢在公共場所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

最終,我爲了患者使用了普通的青黴素,也證實了她是患者的媽媽,而不是婆婆。

如果你生了兒子,朋友們會向你道喜。

大概會說:“生兒子好,有福!”

也有人大概會說:“看看,你多會生,第一胎就生了個兒子!”

而你,大概也會一邊洋洋自得,一邊又滿是自豪的謙虛道:“我可不想生兒子,還要給他買房子娶媳婦.....”

嘴巴上這樣說着,滿月宴上有驕傲的向全世界宣佈:“我兒子XXX.......”。

如果你生了女兒,朋友們也會向你道喜。

大概會說:“生女兒多好,小棉襖!”

也有人大概會說:“女兒孝順,等你老了菸酒不斷!”

而你,大概也只能強裝微笑內心酸不溜秋的回答道:“女兒多好,我以後沒有什麼負擔了!”

每逢朋友聚會,聽着別人驕傲的說着自己的兒子,心中卻又憤憤不平道:“生兒子有什麼了不起,最後還不是要看丈母孃臉色!”。

沒錯,我說的就是你。

既然大家這麼想生兒子,那麼生兒子到底有什麼竅門呢?

有人會那X染色體和Y染色體說事,有人會拿天地人和、日月潮汐說事,有人會拿因果輪迴、生辰八字說事,而有人會拿酸鹼體質說事。

在這些衆多的生兒子竅門之中,最常見的、最被傳的神乎其神的理論便是酸鹼體質。

我不知道這套理論是何時開始流行的,但是我知道今天在網絡上這套理論突然開始被打臉了。

於是,一向厚顏無恥的多巴胺開始了蹭熱點。

據悉,11 月 2 日,美國聖地亞哥法庭判一個叫做羅伯特歐陽(Robert O. Young)的人,賠償一名癌症患者 1,0500,0000 美元。

這個人是誰?

這個人就是是大名鼎鼎的「酸鹼體質理論」的創始人。

其實,看見這個新聞之後,我是不服氣的。

“酸鹼體質理論”怎麼可能會是一個外國人首先提出的?

難道不是我們提出的?難道不是我們在數百年前就提出的?

因爲我早在數十年前,就聽過這套理論,並且親眼見證有人服用了這種據說能夠改變孕婦體內酸鹼性的中藥。

需要聲明的是,我並不是黑中醫,只是單純的陳述事實。

有人爲了生兒子,特意託關係從某地購買了這種藥物,當然並沒有卵用。

可惜,爲了生兒子,對此套理論深信不疑者大有人在。

雖然如今,這套理論已經被證實爲荒唐的虛假之言,但是多巴胺預測還是會有很多人心甘情願的繼續上當受騙。

甚至,他們會對阻止自己被騙的人恨入骨髓,因爲這些人妨礙了自己生兒子的大計!

那一年,我剛剛當了父親。

二嬸悄悄的把我拉到一邊,故意壓低聲音問我:“怎麼生了個女兒?”。

我知道她的意思,卻又不敢大聲說出來,因爲擔心隔壁房間的妻子聽見,於是也只能故意壓低聲音匆匆回覆:“女兒有什麼不好,我喜歡女兒”。

這個回答顯然不能說服二嬸:“你沒做B超?”.

她的意思是,我有沒有在孩子出生前做過性別鑑定?

按照某些人的想法,如果知道是女兒便要犧牲着上天賜予的生命,如果是兒子便要興高采烈的放起鞭炮。

“沒做過,男孩女孩不都一樣嗎?”

“肯定是你經常上夜班,身體內酸比較多。下次我給你拿點藥,只要身體內鹼多一點,就生兒子了。”二嬸拱了拱嘴,一邊小聲說着,一邊示意我不要讓隔壁房間的妻子聽見。

然而,可惜的是,二嬸的這個理論和祕密很快就被我當做笑話說給了妻子。

我和妻子作爲醫學生,自然不相信酸鹼男女這一套理論的。

但是,無論是彼時還是今日,這種理論在坊間卻極其有着市場,可以說是一種公開的祕密。

甚至,在很多地方,有很多人會以此謀生,發家致富也不是沒有可能。

有沒有人曾經告訴你:生女兒是因爲身體呈酸性,生兒子是因爲身體呈鹼性?

有沒有人曾經這樣認爲:夜班上多了,好辛苦,身體長期呈酸性,所以自己生不出來兒子?

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沒有相信?你有沒有因此而服用某些偏方?如果你沒有,那你身邊一定有。

其實,除了生男生女這個問題之外,這套酸鹼理論還有着非常廣泛的市場。

偏酸性的體質會導致包括癌症在內的各種疾病。 想要健康,必須保證身體的鹼性環境。

以此理論爲基礎,在市場上衍生了許多利益集團。有些保健品打着它的旗號,有些神漢巫婆也打着它的旗號,有些美容保健機構也打着它的旗號。

事實上,這些人並不是不學無術,只是利益燻心罷了。

在安徽某些地方,幾幅據說可以改變女性體內酸鹼環境的中藥,可以賣到數千元。

當然,我聽說的這種事情大多來自民間神醫。

但是,可悲的是它有着大量忠實的信徒。

事實上,生男生女完全是一種概率性事件,也完全是上天的恩賜。

每一個生命都值得尊重,每一個孩子都值得呵護。

最後,我還想說一下關於二嬸的另外一個神奇祕方。

二嬸堅信,在懷孕後,由丈夫親手殺一隻還沒有學會鳴叫的小公雞,然後由孕婦喫下,就會生男孩。

你相信嗎?

如果你生了男孩,一定是二嬸的功勞。

如果你生了女孩,一定是你心不誠。

總而言之,這種事情就是心誠則靈,緣分未盡的問題。

我不是嘲笑二嬸,也不是鄙視二嬸。

她有着自己的世界觀,我有着自己的想法罷了。

我們行走在不同的世界裏,卻註定要在同一個人間發生着交集。

我只是覺得,生活中像二嬸這樣的熱心大媽和神乎其神的神醫太過多了一些。

他們或許永遠也不會知道,也不願相信,這套所謂的酸鹼理論,其實是一套徹頭徹尾的騙局。

你想生兒子嗎?

你爲了生兒子曾經喫過哪些神奇的東西,做過哪些荒唐的事情?

讓更多人瞭解更多一點!

多巴胺:急診內科醫生,減肥失敗專家。微信公衆號:最後一支多巴胺(ID:last-dopamine)。版權、合作、投稿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助理微信:zaijl2012。長按二維碼,關注多巴胺,有不一樣的發現。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