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到达武汉后,大连医疗队分成大连一队和大连二队,分别接管武汉雷神山医院的8个病区、365张床位,累计救治患者509名,实现了患者零死亡、零复阳,医务人员零感染。首批大连医疗队17名队员,分别来自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大连市友谊医院、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7医院,编入辽宁医疗队驰援武汉,支援武汉协和江北医院(蔡甸区人民医院)。

从1月26日到3月30日

这是战斗的65天

这是壮丽的65天

这是温暖的65天

……

1月26日

大连17名医护人员出征

加入辽宁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

2月2日

第二批援助湖北危重症患者救治医疗队的

18名大连医护人员再次出发

2月8日

第三批511名大连“白衣战士”奔赴武汉雷神山医院

在武汉抗“疫”一线

奋战的是546名不怕牺牲、攻坚克难的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在被按下暂停键的武汉

所有的工作都是“拼命”

所有的故事都写满了奉献和牺牲

防护服上写下的名字

是对生命的郑重承诺

N95下深深的压痕

是拼尽全力的“勋章”……

“霹雳手段、菩萨心肠、坚强意志”

这是远征的白衣英雄加持的“大连力量”

这也是战“疫”的神州凸显的“中国精神”

出征

1月26日大年初二6时许

市政府门前,市领导正在为大连首批加入辽宁援助湖北医疗队的17名医护人员送行,他们要乘坐大巴车到沈阳乘机赴武汉。深冬的凌晨,北风清冷,一如此时的武汉——新冠肆虐,疫情如火。目送远去的大巴车,很多人眼中含泪;当大连医疗队员驰援武汉的消息传开,感佩之外,“一定要平安回家”响彻全城。

2月2日正月初九

第二批援助湖北危重症患者救治医疗队的18名大连医护人员出发,他们的战场将是最危险的“红区”,与死神争夺生的希望。“召集信息一发出,不到一小时就收到来自医院各岗位的百余名医务人员的请战书。”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副院长袁宏说。

2月8日元宵节

本该团圆之夜却充满了离别,第三批511名大连“白衣战士”飞赴武汉,他们将整建制进驻还在建设中的雷神山医院,夯实武汉战“疫”中的这方“压舱石”。元宵之夜“大连4小时集结”的故事已是这座城市的集体记忆。短短4个小时,从遍布城乡的20家医院火速抽调出511名人员组队,连夜飞赴武汉——这是全国地级市人数最多的一支医疗队。

“其实这世上并没有超级英雄,不过是无数人都在发一分光,然后萤火汇成星河。”回头翻看546名医疗队员的日记,却发现“大连速度”的背后是大连人的情怀。

♥他们中有的人早就将行装放在单位、随时备战;

♥有的来不及回家,让家人直接把行装送到集结地;

♥有的没时间与爱人、孩子告别,在工作岗位上换下白大褂就奔往集结点;

♥有的狠心放下怀中不满两岁的孩子,含着泪毅然前行不敢回头……

不是没有牵挂

而是爱得更大、更深

战斗

这些战斗在武汉的日子,在三批大连医疗队员的职业历程和人生经历中都是无法忘怀的记忆,在2020冬春之交的武汉和大连,也是城市历史不能不刻录的记忆。1000万武汉人民不会忘记,700万大连人民也不会忘记,这些白衣执甲的战士,决胜在没有硝烟的战场,守住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挺起了中国人压不垮的脊梁。

♥那些防护服上的誓言和“调皮”,是生命守护者的坚定和自信;

♥那些护目镜下因汗水蒸发而起的雾气,是战士们无声的勇毅和决绝;

♥那些被口罩勒得“面目全非”面孔,恰恰是他们最美的勋章。

冬去春来

所有的好消息都是来自

这些战“疫”英雄的付出和坚守

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支援蔡甸医院、重症病房

首批大连医疗队17名队员,分别来自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大连市友谊医院、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7医院,编入辽宁医疗队驰援武汉,支援武汉协和江北医院(蔡甸区人民医院)。该医院下设三个院区分别是江北院区、济和院区和妇幼保健院区。大连17名队员,6人在江北院区ICU(重症监护室),与辽宁医疗队其他队员共同收治50余名重患;11人在济和院区,负责50张床位,与武汉当地医护共同收治患者约170人。

“刚到济和院区,我头嗡的一响,真是被吓到了。这是一个普通病房改造的临时传染病救治医院,没有明显的隔离区,没有专业的感染控制,医疗队伍才组建4天,没有一位是呼吸专业的医生……感染控制是最迫切的问题。”首批医疗队队长、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曹丽华说,疫情不等人,我们只能克服困难,边开展救治工作,边梳理完善流程。

“红区”——抗“疫”定点医院中重症病区的别称。2月2日,包括18名大连队员在内的辽宁援鄂危重症医疗队到达武汉。2月4日晚,他们陆续进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区开展工作。又是一个50多天,医疗队员们每天都在和死神抢时间、抢生命。对于他们而言,进入“红区”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可能是患者生命的最后一分最后一秒——异常艰辛的大抢救随时发生。与繁重的工作相比,直面生死的压力才是最大的考验,任何的松懈都可能意味着死亡的降临。

“2月6日晚,辽宁医疗队接管的两个病区接收了29名重症患者。”第二批医疗队队长、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龚平说用“惨烈”形容当时的状况。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

是被临时改造成的

新冠肺炎重症及危重症定点收治医院

辽宁医疗队接管的两个病区

原来是妇科和肝胆外科病房

所以传染病设施、流程都不完善

重症抢救设备更是“残缺不全”

“当天晚上我值班,刚接完班,一下子就同时来了5个患者。我记得很清楚,最重的患者推进来的时候处于严重缺氧状态。可是,一切都太急,缺物资、缺设备、缺药物。”龚平回忆说。刚刚忙完这5个,马上又要来8个,还有更多人在排队……大战在即的紧张骤然凝得让人窒息。“刚开始的十几天是最难的。”龚平说,人手少得他们不得不三班倒,“大家都很累,越累越睡不着,不少队友只能靠药物催眠,逼着自己休息。”

啃下硬骨头:

整建制接管雷神山医院8个病区

2月8日,511名大连“白衣勇士”驰援武汉雷神山医院。到达武汉后,大连医疗队分成大连一队和大连二队,分别接管武汉雷神山医院的8个病区、365张床位,累计救治患者509名,实现了患者零死亡、零复阳,医务人员零感染。救治期间,大连医疗队确保治疗同质化,治愈率显著提高,病亡率明显降低,多次得到中央指导组、湖北省和武汉市领导的肯定。

辽宁援武汉雷神山医院医疗队指挥部总指挥、大连医科大学副校长、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院长徐英辉说,雷神山医院对于武汉打赢新冠肺炎阻击战意义重大。想打胜仗,必须建立一支政治过硬、技术过硬、身体过硬、心理过硬的精锐医疗队伍,同时还要做到分工协调、团结合作。根据雷神山医院实际施工进度,大连医疗队采用接收工作与施工进度同步推进的方式,做到完工一个病区、接手一个病区、筹建一个病区、验收一个病区、开诊一个病区,“五个一”同步实施,在最短时间实现开诊。2月12日,大连医疗队接收的A13病区只用了不到三天的准备时间就率先接诊,是辽宁雷神山17支医疗队负责的病区中最先实现接诊的。一周内,大连医疗队接管的8个病区全部接诊;首批治愈出院的三名患者中,两名经大连医疗队治愈。

建章立制,

创造“大连模式”与“大连经验”

在雷神山,“大连模式”和“大连经验”是大连医疗队创造的宝贵财富。到达武汉后,医疗队迅速出台各类制度,包括医疗、感控、驻地管理、交通管理等,确保队伍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步调一致,团结一心。根据不同专科,将医疗及护理合理分配,达到最优组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副院长尚东、呼吸内科专家李艳霞等组建成辽宁医疗队专家组,并带领专家组在国家标准方案基础上,根据雷神山医院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了雷神山医院辽宁医疗队感染的诊疗方案并实时进行修订。该方案不仅注重科学性、及时性,而且较早地将中西医结合、共情医学理念、心理干预应用到患者的治疗中,多措并举,因患施策,形成具有大连特色的救治方案,体现了大连的救治水平。

武汉雷神山医院每个病区都分成隔离区和非隔离区,两区之间进出需要进行严格的防护消毒流程。这是保安全的需要,但也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怎么打破这一困境,让医护人员和病患能及时的“面对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教授杨延宗不远千里自带设备从大连连夜奔赴武汉,在武汉雷神山医院搭建起了一座“桥”。

2月19日创新完成首批“医疗音视频实时互联系统”的搭建和试运行,实现工作人员在指挥部、办公室、医生护士站、隔离病房、清洁区之间的实时音视频无障碍通讯,使诊疗变得更直接、科学、高效、温暖。该技术以辽宁医疗队接管的17个病区作为试点后,又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在整个雷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互联互通系统的建立;大连医疗队与大连后方中医专家的实时会诊。

至此大连“中医诊疗方案”在雷神山医院也应用开来。大连后方中医专家组依据武汉前线疑难危重患者中西医结合救治的需求,充分发挥远程支援作用,通过武汉、大连两地前后方专家共同努力,让患者得到更好的个体化治疗。

后援

“兵马未到,粮草先行。”——后勤后保障,抗疫打胜仗。“决不能让前方战士流汗又流泪,一定要白衣勇士安心、放心!”在大连后方,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一起立下庄严承诺:用最温暖的怀抱让远征的战士没有后顾之忧,用最崇高的致敬让城市的英雄获得至高的礼遇!

据不完全统计,大连医疗队驰援武汉期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给医疗队带去医用N95(3M 1860)口罩1.6万只、外科口罩3.3万只、医用防护服1.1万套、隔离衣6500套、护目镜3700只、防护面屏5600只、一次性鞋套7100双、医用检查手套3.5万副……为医疗队医用物资使用,提供了充分保障。

我市各单位各部门还组织提供了充足的生活物资,大连共派出6批次、11辆车,运送150余种物资110吨。每次发车前还通知546名医疗队员的家属准备个人物资并集中收集,共计1700余箱;协调组织武汉志愿者300余人次在大连医疗队各驻地照单高效有序卸货搬运,大大减轻医务工作者负担。

同时,我市还成立“新冠肺炎防控一线医务工作者家属保障工作组”,与驰援湖北武汉的医护家属建立联系,一对一加微信好友结成服务对子,全力解决家属的生活需求和实际困难。6个工作小组,132名机关干部及其背后的工作单位,组成强大的服务团队,为家属提供各种服务。

一名医疗队员的家属买不到哮喘药,工作组连夜联络医院和药房,迅速用冷链方式将药品送达;一位老人因患慢性病要打吊瓶,2个小时后,医护人员上门为老人扎上了吊针……每天都在上演的一幕幕,温暖着家属的心,纾解着前方白衣战士的担忧,鼓舞着他们斗志。

3月6日晚

大连星海湾畔、青泥商圈,楼宇小区、地铁公交

机场火车站……

3万多块LED巨屏和电子屏幕同时点亮

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全城集体致敬

致敬驰援武汉的白衣勇士

他们是大连700万人最远的牵挂和最近的思念

更是镌刻在大连丰碑上的永远的骄傲

全城亮屏

大连白衣勇士的名字和样子

成了这座城市最亮的光

3月6日以来

3万多块户外大屏及公共电子屏

以每个屏幕平均3分钟一次、一天平均200次

全城一天平均600万次的播放频率

呈现最美

大连亮屏,武汉泪目

来自家乡的亮屏极大地鼓舞

温暖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大连援助武汉医疗队

“大连花开正艳时,我们必得胜归来”

看到自己像明星一样出现在家乡的大街小巷

驰援武汉的英雄们感动得泪流满面

同样被激励和感动的

还有为守护大连昼夜奋战的广大医护人员

“感谢大连,以这样的方式,向战友们致敬”……

一股前所未有的奋斗力量

在全市医疗战线传递

致敬最美

是一座城的精神

呈现最美

是一城人的情怀

文字: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张丽霞、姜云飞、李元臣、万恒

图片:受访者提供,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高强、王韬飞、雪林、张春雷

编辑:李金秋、徐琳、苏昕

美编:张强

校对:王涛

责编:李元臣、孟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