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位從小就認識的警察哥哥辭職了,天知道他從鄉鎮派出所一步步熬到今天能穿上白襯衣有多麼的不容易,但是,年近不惑的他居然辭職了!放棄了好不用意“爬上來”的職務!

  問及原因,不得不長嘆一聲,“現在的警察不像個人!”

  說起不斷有警察放棄自己的夢想辭職的原因,還是蠻讓人心酸的。

  職業尊嚴

  前幾天,有個孩子的作文《努力學習纔有好的將來》在網絡上走紅,作文中寫的是自己的警察爸爸上班很辛苦,動不動就停休。在這個小朋友看來,爸爸之所以當警察是因爲沒有考上大學纔去當了兵,退役後又當了警察,所以這個孩子鞭策自己----一定要好好學習,寧可現在喫點苦,也不要將來找不到一份好工作。

  童言稚語讓人啼笑皆非,小朋友覺得警察不是一份好工作,爸爸是因爲不好好學習纔會當了警察。

  曾幾何時,中國社會流傳着“好男不當差,好女不唱戲”的價值觀,季羨林先生在接受採訪時,回憶老舍,曾說過這樣一段話“他同下層社會的人,洋車伕、警察呀,有非常好的友誼。那時賣酒用大缸,上面一個蓋,現在也見不着了。老舍就跟三輪車伕、片警呀下層人物,一起站在那兒喝。”警察、片警被稱之爲社會的下層人物,這種價值觀,隨着經濟的發展已經逐步的改變了,不信你瞧,現在的明星一個比一個受歡迎,都成爲了人們的偶像,但警察這份工作在一個孩子眼中卻完全與一份好的工作搭不上邊。

  其實這種思想在“警二代”中還挺普遍的,警察這個職業慢慢脫去了崇高的外衣,變得普通,甚至讓人不屑一顧。社會上越來越多的人去挑戰警威,也越來越多的巨嬰去質疑警隊的服務。

  相信大家還記得今年高考時,一位警察在雨中護送高考學子上學的事情吧?只因雨下的太大,考生被淋到了,家長就絲毫不感激警察的護送之情,反而埋怨警察讓自己的孩子被淋到,並且投訴,這讓警察情何以堪?

  但凡一個案件引起關注,最終的處理結果沒有達到公衆預期,就會有人跳出來指責警察辦事不力,或者有意偏袒、包庇,還記得紅黃藍幼兒園事件吧?警方出動了多少警力不眠不休最終調查出結果,但是大衆卻一味的拒絕相信,只譴責警方沒有認真做事。

  爲什麼會說現在的警力奇缺?其實警威下降也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早些年,一夥人打架鬥毆,來2個警察就可以處理,因爲人們敬畏警察,而現如今,打架鬥毆事件,不來人數相當的警力根本就解決不了。

  工作辛苦

  一說起警察工作辛苦,大家都會下意識的翻個白眼,但是我們真的瞭解警察的工作嗎?你看到的所謂輕鬆可能只是那一瞬間而已。

  每逢節假日,大家開開心心的出行遊玩,警察在幹嘛?沒完沒了的執勤和案件,有些人說,幹活的都是輔警,真正的警察都在辦公室裏坐着聊天喝茶呢,可能嗎?爲什麼會有輔警存在?就是因爲警力不足,所以纔將最基礎的治安管理和秩序維護等工作教給輔警,目的就是解放警察來做一些更專業、更重要的事情。

  經常會看到新聞,年幼的孩子想看一眼爸爸,還要到爸爸執勤的路線上去等,因爲爸爸下班他已經睡了,爸爸上班他還沒有醒來。

  而雙警家庭裏的孩子更是辛苦,幾乎都是從小在警察局、派出所長大的,這種辛苦,可能也只有家屬和警察本身瞭解了。

  危險係數高

  任何一項工作都會有危險係數,但是在和平年代,警察的工作無疑是最危險的。

  2017年全年因公犧牲的民警361人,而前幾天,就在短短的10天內,更是有5名民警因公殉職,10月24日,四川內江市公安局支隊隊長羅剛因公犧牲,離世前,他說的最後一句話是“醫生,救救我,我女兒還小。”

  是啊,每個警察都有家人,都有家庭孩子,他們是冒着生命危險來換取我們的歲月靜好。

  壓力大

  警察身上的壓力,不僅僅是工作辛苦,還來源於內部的追責、問責。

  當然,追責、問責是好事,但目前爲止制度上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現在執行案件辦理瑕疵終身制,什麼意思呢?就是辦理一起案件,要終身負責,即便已經退休,這是爲了確保民警在辦案時一定要依法辦理,按照程序辦理,但是有可能就會出現一個問題,多年後,會不會按照新的證據標準衡量辦案時的證據標準,然後以“證據不足”翻案,追求當時辦案民警的責任呢?一位老民警說,現在沒辦理一起案件都會膽戰心驚,不知道退休後能不能安安穩穩的看孫子,還是隨時會被追究責任,導致很多民警現在不願意辦案子。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人民警察的現狀改變也不是一時三刻就可以的,但是希望社會給予這個職業尊重和理解,也希望國家能夠儘快完善各項制度,不能讓英雄流血又流淚。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