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阿隨,飼油雞。

子君最終沒能和涓生在一起。

魯迅先生很少寫愛情,《傷逝》卻很例外。這個悲劇,有時候讓人窒息。我一直納悶,老先生如果沒有如此經歷,怎能寫出如此真實的心路,這也許就是文豪的過人之處。

阿隨,讓我印象深刻,因爲它是我認識的最早的流浪狗,也是《傷逝》裏的三號主角。

阿隨是一隻花白的叭兒狗,從廟會買回來的,子君給起了名字叫阿隨,涓生雖然不喜歡這個名字,但也叫它阿隨。

在會館裏,子君和涓生有了短暫的幸福。

後來因爲四隻油雞,開始和鄰居起了間隙。

生活逐漸艱難,喫了籌錢,籌來喫飯,還要喂阿隨,飼油雞。

最終,本來作爲食物的油雞,在子君眼裏作爲寵物,最終成了食物。期間經過了多次的抗爭和逼催,可見情人間爲喫不喫油雞發生了多次爭吵。

享受美味佳餚的還有阿隨。它肯定不知道自己也沒了幾天好日子。

子君覺得涓生變了,涓生覺得子君變了。

當喫飯都成了問題,阿隨,最終也要被犧牲。

作爲食物的油雞最終成了食物,但作爲寵物的阿隨,賣或喫都於心不忍,因爲賣掉也會被他人喫掉。

最後阿隨被包袱蒙了頭,被涓生帶到了西郊,因爲它還要追上來,便被他推到了一個並不很深的土坑裏。

並不很深,到底是深是淺,總之阿隨沒再跟上來。

回到公寓,涓生感覺清靜了,而子君卻露出沒有見過的悽慘神色。

她是因爲阿隨,她還不知道阿隨被推進了土坑。

因爲愛情,他們喂阿隨,飼油雞。

因爲生活,他們喫油雞,棄阿隨。

油雞沒了,阿隨沒了,愛情也沒了,最後子君也死了。

“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留給涓生的,是無盡的懺悔和回憶。

如今到處令人頭疼的流浪狗,流浪貓,他們就像一個個阿隨。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寵物消費市場規模達1700億,主力軍是年輕人。

因爲愛情,他們被小情侶買來飼養,因爲分手,他們便無處安放。

不要讓寵物綁架了生活。

在飼養一隻寵物之前,請仔細權衡。

不要以愛之名,讓他們爲你們殉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