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心理姐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你能感受到自己正在慢慢衰老嗎?

皮膚開始鬆弛,細紋逐漸增多,頭髮變得乾枯、稀疏,思維也不像原來那樣敏捷……或許你對此並未察覺,因爲衰老是一個極其緩慢的過程。

可是,對於年過60的老年人來說,衰老卻是一種日益深刻的感受——機能失調、記憶減退、心智鈍化,美好的一切都在加速遠去,然而他們卻對此毫無辦法。

這種令人深感無力的體驗就叫做“喪失感”。“心理喪失感”困擾着多數老年人

發展心理學把人類60歲(或65歲)至衰亡這段時期稱爲“老年期”。也有很多心理學家乾脆把這一時期稱做“老年喪失期”。

抱有老年喪失期觀點的心理學說認爲:隨着身心健康、經濟基礎、社會角色、生活價值觀等對人生有重大意義的內容相繼衰退和喪失,老年期的心理變化只有衰退沒有發展。

這種把人視爲單純的“生物機體”,把人的發展簡單歸納爲“線型下降”過程的觀點顯然忽視了人的複雜性,因此被現代心理學家認爲是不可取的。

但是,沒有任何人能夠否認老年人“心理喪失感”的普遍存在。天津市社會科學院曾就“老年人最擔心的問題”對860名老人進行了調查研究,結果顯示:最擔心自己健康的有378人,佔總人數的43.95%,其次是擔心經濟入不敷出和擔心自己被社會遺忘的老人。

可見,多數老年人都承受着“心理喪失感”的困擾,而困擾的主要內容是:擔心自己對人生喪失控制力和主動權。“喪失感”背後,是值得關注的:老年人心理健康問題

知道自己正在喪失對人生的掌控,會引發怎樣的心理狀態呢?答案是:不安全感。

著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告訴我們,除了維持個體生存的“生理的需要”之外,人的最基本需要就是“安全的需要”。所謂“安全的需要”,就是人對免受恐懼、焦慮和威脅的需要,被保障的需要。

現在,讓我們看看歲月是如何奪走老年人的“安全感”,使其原本穩固的“需求金字塔”岌岌可危的:由“生物老化”帶來的健康威脅

1、感覺器官退化

在人類的衰老進程中,最先退化的是感知覺,其中包括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觸覺。眼睛的水晶體在人體40歲以後開始變黃;耳朵的聽覺敏銳度在50歲開始減退;味蕾和皮膚的“退行性”變化在老年期陡然加速。

以“聽覺退化”爲例:科學研究證明,人類最先喪失的是對高頻聲音的感覺,所以老年人對尖銳刺耳的高音不敏感。因此,在與聽力不好的老人說話時,爲使他們聽得清楚一點,我們會不由自主地把聲音壓低、放慢。

2、大腦的老化

老年人的大腦老化體現在記憶力減退、思維速度變慢和智力水平下降。來看幾個與大腦衰老有關的發現:

● 【皮質損傷】大腦的最外層稱爲“皮質”,從心理學角度看,皮質是大腦最爲重要的部分。隨着大腦衰老,皮質可塑性變差、易損傷,且受損部分很難被其它皮質區域“接管”。

● 【液態智力下降】心理學家卡特爾把人的智力分爲“晶態智力”和“液態智力”。在人體60歲以後,與神經系統、運動感覺器官相聯繫的“液態智力”就會出現明顯下降。

● 【腦內老年斑】科學家通過對人腦進行解剖發現:人腦中負責記憶的“海馬”和皮層也會長出“老年斑”。

3、其他器官的相繼老化

除了感知覺和大腦的老化之外,人體其他器官相繼老化並出現各種“老年病”也會給老年人的心理造成強烈的不安全感。

在老年人羣高發的心理問題中,“疑病心理”最爲常見。其表現是擔心或相信自己患有一種或多種軀體疾病,且自述確有患病感覺。產生這種心理的主要原因是由於:長期受到“恐病”等消極的心理暗示。由“心理老化”帶來的精神折磨

另一個威脅老年人“安全感需求”的重要因素是“心理老化”。

有人說,“一顆心老去有兩個標誌,一是抱怨與後悔越來越多;二是寄希望於下一代。”這句話雖然很文藝,但卻未能觸及心理衰老的真相。

其實,真正的“心理老化”會讓人感受到以下這3種精神折磨:

1、“向死而生”的恐懼感

哲學大師海德格爾在他的著作《存在與時間》一書中說,“死亡作爲‘此在’的終結是最本然、無所關聯、確知的,而作爲其本身則是不確定的、不可逾越的……”

可見,死亡本身就是一種“終極矛盾”,它雖然是“生命個體”自身的事,但卻不以任何意志爲轉移。直白講就是,生命本身是屬於“我”的,但“我”卻對此無能爲力。

所以對老年人來說,向死而生在人生的前半場是“灑脫”;在人生的後半場是“恐懼”。

2、孤獨感/失落感

老年人的孤獨感主要來自社交活動的減少和親情陪伴的缺乏;而失落感則主要來自原有權勢的失落,家庭關係的失落,缺少精神寄託的失落及信息缺乏的失落。

缺少陪伴的老人最難承受的就是對兒女和親人的思念,很多老人在長期的獨居生活中逐漸變得孤獨自閉。有些甚至患上了“老年抑鬱症”出現了悲觀厭世的思想和自殘自傷的行爲。

3、難以適應(融入)感

難以適應環境、難以融入社會是老年人的重要困擾。他們在新事物面前逐漸趨於被動,加之學習困難,所以常有“被時代拋棄”的感受。

現在,社會上仍有很多歧視老人的現象。一些年輕人“厭老”思想嚴重,非但不能給予老人最基本的禮貌和尊重,反而還對他們造成心靈傷害,加重了老年羣體的自卑感。

老年人在“生物”和“心理”這兩個維度上的快速老化,使他們原本擁有的強健體魄和良好心態遭到了“釜底抽薪”般的損壞。

這種逐步喪失的過程使他們的基本需求(安全感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因此建立其上的歸屬感與愛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價值體現的需求就更加難以實現。

總結以上,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當缺少了“基本需求被滿足”這一心理健康的先決條件,老年人很容易出現上文中所提到的“疑病”、抑鬱症、厭世心理、自卑心理等一系列心理問題。變“喪失感”爲“獲得感”,幫老年人建立畢生發展信念

瑞典作家弗雷德裏克•巴克曼的暢銷小說《清單人生》中講了一位63歲老人布里特•瑪麗自我超越的故事:

這位老人曾經過着幾十年如一日的“清單生活”,她每天6點準時起牀,12點必須用午餐。她從不在天黑以後出門,並且每天保持內務纖塵不染。

可是,一些生活的變數“逼”她在晚年做出改變,開啓了從未體驗過的驚喜人生。她開始工作,交新的朋友,嘗試從前沒有感受過的一切……在拋棄固化思維以後,她找到了全新的自己。

布里特•瑪麗的故事,帶給我們一個充滿希望的啓示:

其實,對於老人來說,年齡即可以是“限制”,也可以是“底氣”。雖然擺在他們面前的是離退休壓力、隔代養育困境、空巢危機等諸多難以迴避的現實問題;雖然他們的金色年華正在遭受歲月的無情“蠶食”……

但是,“喪失感”同樣可以通過“獲得感”來補償。這就需要全社會把關愛老人的思路從“防止陰霾入侵心靈”,轉換爲“幫助他們不斷向內注入陽光”。以下是我們所能做的:

1、給予價值關懷

老年人的價值觀大多“固化”、“守舊”,因此難免受到老年期“心理喪失感”的負面影響。我們可以通過給予他們更多的價值關懷來轉變舊有的消極“老年觀”,樹立更加積極健康的價值觀念。

比如:開展社區老年人心理健康活動,向老年人普及健康心理知識、先進生活理念;鼓勵他們繼續學習,發展興趣愛好;爲他們的社交活動提供平臺……通過“新價值”的輸入和老年人的互幫互學,使他們感受到社會給予的價值關懷。

2、增強心理“獲得感”

每個人都渴望被接納、被認可、被支持、被鼓勵。增強老年人的“獲得感”要從提升社會尊重度和認可度做起,讓老人從“被時代遺棄”的自卑中走出來,重新獲得探索與實踐的勇氣。

對於兒女來講,讓老人從“隔代養育”的辛勞中解脫出來,擁有更多“走出去”的自由,也是一種“知老、愛老、敬老”的體現。現在,社會上有各類發展成熟、規範的“老年社團”,爲老年人的個性化需求提供了保障。

3、樹立畢生發展信念

在許多歐美國家,老年羣體的“畢生發展”價值觀已經牢固樹立起來了。可是,由於我國受到傳統觀念的長期影響,大部分老人還不能從主觀意識上對自己做出“畢生發展”的要求:一部分老人的自身發展從退休起就停滯了;另一部分老人也隨着年齡漸長放棄了對價值和意義的追求。

雖然我們已經看到,近年來有許多老人已經意識到了終身學習、畢生發展對提高生命質量的重要意義,但是要想把這種信念滲透到所有老年人的心中,我們還是應該先把前兩個基礎步驟(價值關懷和增強心理“獲得感”)做紮實。

原創導圖寫在最後:

那些曾經意氣風發的翩翩少年,如今已變成脆弱敏感的“老小孩兒”。而我們所能做的不只是“常回家看看”,多些陪伴、多些關懷;也不只是充分的尊重、足量的耐心和溫暖如初的愛……

我們更應該做的,是撐起一片天空,讓越來越多的老人從心靈的“廢墟”之上勇敢、自信地站立起來!參考資料:《老年心理慰藉實務》;《走進老年羣體》;《發展心理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