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1898年-1989年),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號三癡、左耳、江上老人等。祖籍安徽和縣烏江鎮,生於江蘇江浦縣。詩人、書畫家,尤擅草書。


1966年,林散之六十九歲,夫人病逝,林散之悲拗萬分,頓使雙耳失聰,這一年,“文革”運動爆發,林散之經歷了七年的流浪生活。

1970年春節除夕,林散之不慎跌人開水池中,全身嚴重燙傷,救治四個月始愈,右手五指粘並,幸被搶救了拇指、食指和中指,尚可執筆,自號“半殘老人”。

林散之六十歲以後學草書。晚年的林散之謀求諸家草法的融合,尤其是將懷素與王鐸兩家草法加以變通。他以篆隸筆意入草,返熟爲生,以拙破巧,從而造就了屬於自已的林散之草書“林體”,自成一家。

1972年中日書法交流選拔時林散之一舉成名,其書法作品《中日友誼詩》被譽爲“林散之第一草書”。趙樸初稱林散之爲詩、書、畫“當代三絕”,被譽爲“草聖”。

啓功先生看到林散之的草書,脫帽三鞠躬。書法大家高二適見到林散之的字,拍案驚呼:“這才叫字”。書法大師郭沫若說:“林散之的書法,代表中國”。中國宗教領袖趙補初說:“林老書法,舉世無雙”。日本著名大書法家、現代碑學派巨擘青山杉雨稱讚林散之草書:“草聖遺法在此翁”。沈鵬先生也說:“林散之沒有摻入其他因素,進入了書法的最高殿堂”。中國美術評論家馬鴻增評論:“草書發展史上堪稱里程碑式的大書法家當推東漢張芝、東晉王羲之、唐代懷素、明代王鐸、當代林散之”。


林散之的草書既有典型的傳統筆墨形式,又有現代藝術的某些構成,其作品體現了書法從技法到形式,再到意境,最後到哲思的過程。這是林散之草書成爲一個歷史高峯的原因。


首先,林散之將碑學筆意融入草書,形成“篆隸筆意”其裏、帖學陰柔風貌其表的藝術形式。林散之在書寫草書的同時,大量臨摹楷書和隸書碑刻,並將碑中充滿金石之氣的線條與注重使轉、連貫的草書線條相融合,既彌補了帖學末流纖弱乏力的弊病,又將碑學的範疇擴展到草書,“篆隸筆意”使林散之大字草書的線條優勢十分明顯。


其次,林散之十分注重草書的取勢問題,他認爲“


林散之以畫入書,藉助其師黃賓虹“五筆七墨”的理論,輔以長鋒羊毫、生宣和焦墨,行筆平實勁健,曲中寓直,將草書的墨法推向了一個新高峯。林散之認爲:“

林散之強調要惜墨如金,即使在墨量不足的情況下,仍然會放慢行筆速度將餘墨逼出,有時線條近於乾擦,顯示出其非凡的筆墨控制能力,其晚年作品中更是大量枯筆,作品顯得老辣有奇趣。


草書書寫的關鍵,在於在保持線條的流暢時,必須同時保持線條的質地變化、力量、豐滿性等等。草書在經過明末清初的浪漫主義風潮後,數百年期間一直鮮有突破,特別是在筆法方面,人們逐漸陷入對碑學斑駁線條的過分追求,進而更加阻礙了通向草書的道路。林散之首先在筆法上尋求突破,並領悟和總結前人對草書取勢和墨法的思考,創造出具有獨特個性的“林體”草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