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有一道雲南招牌菜景頗鬼雞,至今叫我念念不忘。

烏骨雞煮熟後晾涼,撕成小塊,加入切碎的緬芫荽、檸檬葉,佐以小米辣、姜蒜末、青檸檬汁,滋味濃郁酸辣,一秒喚醒味蕾!

尤其現在這種春末夏初的時節,胃口有點乏,就更想念得緊了。

鬼雞這名字聽着嚇人,其實是起源於雲南景頗族的一種祭祀儀式。

祭祀結束後,當地人就會直接在野外,把獻祭過的雞肉撕成小塊,加入當地隨處可見的各種香草和調料,拌勻後喫掉,因此得名。

鬼雞的做法,說起來其實特別簡單,烏雞煮好,撕開拌一拌就行了。但難就難在,裏頭會用到一些不太常見的香草。

比如緬芫荽,也叫大芫荽,味道會比普通香菜強烈得多,有些人接受不了,所以很多在外地的雲南菜館,也會用普通香菜來代替。

我做這道菜還有個習慣,煮雞剩下的雞湯也不能浪費了,用來煮上一鍋雲南小鍋米線,剛剛好!

饞了嗎?讓味蕾一秒抵達雲南。

- 雲南鬼雞 -

[ 食材 ]

鬼雞:烏雞1只 芫荽1小棵 大芫荽2棵 檸檬葉5片 小米辣1-2顆 姜1/2小勺 蒜末2小勺 青檸汁1大勺 鹽1小勺 糖1小勺 醬油1.5大勺 草果1個 八角2個 蔥結1個

小鍋米線:米線150g 酸菜50g 韭菜20g 綠豆芽10g 小米辣1/2小勺 蒜末1小勺 蔥白1小勺 油潑辣子適量 醬油1小勺 胡椒粉少量

1大勺=1 table spoon=15ml

1小勺=1 tea spoon=5ml

[ 食譜 ]

1.烏雞內外洗淨,放入燉鍋,加入八角、草果、花椒、蔥結、薑片,倒入水沒過雞肉,燉煮30-40分鐘,出鍋前加入少許鹽再燉10分鐘,撈起烏雞晾涼備用

2.芫荽(香菜)、大芫荽、小米辣、檸檬葉、大蒜、姜剁碎

不喜歡或買不到大芫荽的小夥伴,可用芫荽等量替換

3.晾涼的烏雞用手撕成條,加入薑末、蒜末、芫荽、大芫荽、小米辣、檸檬葉,適量鹽、糖、醬油,擠入青檸汁,攪拌均勻即可裝盤

4.鍋中加入足量水煮沸,放入提前1小時泡軟的米線,煮10分鐘,過冷水備用

5.起鍋熱油,爆香蒜末、蔥末、小米辣,加入肉沫炒香

肉沫泛白後加入醃酸菜翻炒,加入少許生抽、胡椒粉調味

倒入雞高湯沒過鍋底,沸騰後加入韭菜、豆芽、米線一起煮1-2分鐘,出鍋前前淋上油潑辣子

烏骨雞看着黑不溜秋,煮出來特別細膩柔嫩,一點都不柴。

大芫荽、小米辣和檸檬,滋味濃烈,不斷撩撥人的味蕾。

而且,這道菜滋味雖然熱烈開胃,但是其實本身並沒有什麼油脂,非常適合重口味的健身減脂黨。

想要更健康更省事,甚至可以直接用雞胸煮熟,撕小塊就行。

菜菜tips

大芫荽是什麼?哪裏可以買到?

大芫荽也叫緬芫荽,學名刺芹,樣子和我們平時喫的芫荽(香菜)其實一點都不像,香氣比香菜要濃郁很多。

除了雲南南部的德宏、臨滄、西雙版納等熱帶、亞熱帶地區,其實在廣東、廣西也有生長,不過平時在菜市場比較少見到。

這類比較少見的食材,其實菜菜一般也是直接在淘寶購買,萬能的淘寶,可不是浪得虛名。

每當一家喜歡的餐廳消失,心情總是很複雜,就好像和相識多年的老朋友,突然斷了聯繫。

所以呀,遇到喜歡的店,且喫且珍惜,邊喫邊學習吧。

這樣就算有一天店不在了,還能自己在家,找回喜歡的味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