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娜所創立的甲子年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成立兩年時間,便發展爲中國知識付費領域知名的MCN公司,位列喜馬拉雅APP知識cp合夥人十強。李娜認爲,很多知識型達人在專業領域都有一定影響力,但一直未能走進大衆的視線中,難以實現由免費到付費的轉化,需要專門的公司進行包裝和運作,甲子年文化全方位IP打造正適應了市場需求。

“這是一個新商業新物種層出不窮的時代,創投與資本市場瞬息萬變,獨角獸紛紛上市,在創業創新的浪潮中,總有一批逐夢者乘風破浪、勇立潮頭。”

4月20日,第七屆中國創新創業領袖峯會暨2019中國公益創新盛典在京舉行。峯會公佈了2019年度創新創業最佳CEO人物、2019年度創新創業最佳投資人、2019年度創新創業最具投資力項目等獎項,北京甲子年文化傳媒創始人李娜榮獲“2019年度創新創業最佳CEO人物”獎。

從月薪三千的傳媒公司職員到百萬級暢銷書的策劃人,從知識型超級IP的幕後推手到超級IP孵化公司的創立者,李娜一直在自己的舒適區中尋找突破口,在她看來,內容創業者要有匠人精神,要敢於走出自己的舒適區。

起點:從月薪三千開始

2014年4月,李娜進入中南博集天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擔任圖書策劃一職,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李娜沒有光鮮的出身和亮眼的學歷,一切只能從最低處開始,那時的她到手月薪是三千塊。

缺乏相關工作經驗和人脈資源讓李娜在入職之初屢屢碰壁。找作者,是她遇到的衆多難題中最棘手的一個。對於一個圖書編輯而言,手上沒有作者,就好像一個銷售,手上沒有客戶。

儘管處境艱難,李娜還是婉拒了公司分配的作者資源,堅持自己開發新作者。“我喜歡從0到1的過程,在作者尚未成名的時候籤回來,經過一番打造,把他推到最頂端去。” 在李娜看來,新作者更具可塑性,而用自己的營銷創意讓作者被更多人知道也是一項挑戰,李娜享受挑戰帶來的樂趣。

問題隨之而來,新作者從哪裏找?

一本名叫《銷售就是要搞定人》的暢銷書給了李娜靈感。書裏提到,要活用二八法則即:當你聯繫100個客戶時,可能有20%的客戶有意向;而有意向的人中又有20%的人可能實現簽約。

李娜茅塞頓開:“這不就跟我籤作者是一個道理嗎?”她默默盤算着,如果聯繫100個作者,大概有4-5個人可以簽約,最差也會有1-2個人願意簽約。李娜告訴自己,如果100個不行,那就再來100個。

那段日子裏,李娜沒日沒夜地聯繫各路作者或者他們的助理。打電話、發微信、在微博搜索合適的人選,只要有一絲機會,她都不會放過。

終於,就在李娜的微信好友人數即將達到上限時,有一個作者對李娜的策劃方案表達了意向,而和李娜同時“搶”這位作者的,還有其它幾個老牌出版社。爲了爭取到這位作者,她頂着39度的高燒連夜坐高鐵趕到作者家裏,這股拼勁兒打動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位簽約作者。

每對接一個新作者,李娜都要研究作者的出書訴求、人生履歷等,並強迫自己看大量的書籍,瞭解作者背後的故事,這也幫助她積累了很多行業知識。剛開始,李娜在制定策劃案時非常艱難,兩年後,她一週可以爲十個作者提供策劃案。

跨越:打造百萬級暢銷書

就職第一年,李娜做成了銷量十萬冊以上的書,第二年,這個數字變成了上百萬。四年間,李娜出版了《你要麼出衆,要麼出局》《你所謂的穩定,不過是在浪費生命》等百萬級暢銷書,《搶單手記:銷售就是要搞定人》《人生效率手冊:如何卓有成效地過好每一天》《如果我能說了算》(周筆暢)等超級暢銷書,單品均銷量位列部門第一,同時實現了月薪3k到年收入兩百萬的跨越。

曾經的同事這樣評價李娜:“正常薪水尤其是以業績考覈爲機制的薪水發展路徑,應該是有起伏的曲線型發展,而你的一直呈直線式發展。”

這個跨越,既讓李娜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也讓她感受到一絲惶恐。

連續兩年出版百萬級暢銷書的光輝履歷使業內資源主動向她聚集。原來一個月的工作量現在兩三天就可以完成。李娜明白,百萬級暢銷書可遇不可求,這會使職業發展受到很大制約。有一段時間,她感覺自己完全停滯了。

“感受不到進步,我就會很惶恐。大家都在等着我這條‘直線’彎曲,當我不能保證這條直線繼續往上走時,我就需要換一條軌道。”

創業,是李娜跨出職場舒適區的新選擇。

轉折:以匠人精神踏上內容創業之路

2016年,中國開啓了知識付費時代。作爲國內最大的在線移動音頻分享平臺,喜馬拉雅FM也在這一年上線了首個“付費精品”專區,正式加入知識付費的賽道。

此時的喜馬拉雅平臺急需大量優質內容,李娜恰好對內容策劃輕車熟路。在一位朋友的邀請下,李娜開始爲喜馬拉雅FM課程進行內容策劃。隨着開發課程的體量逐漸擴大,爲了便於業務對接,李娜註冊了北京甲子年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喜馬拉雅FM進軍知識付費領域時,正值消費者線上課程消費熱情高漲,甲子年策劃的課程廣受青睞,陸續推出了《北大學霸媽媽:激發孩子學習動力》《清華北大狀元學習法》等超級暢銷課程,後來與樊登讀書APP合作,也一起打造了銷售類課程的黑馬《倪建偉:頂級銷售的策略升級課》。

各類知識付費產品呈井噴式湧現的背後也滋生了大量的劣質產品。由於付費內容的質量無法預判,消費者購買後也很難短期內判斷付費產品質量,知識付費領域的產品良莠不齊。

“知識稀缺遇到了快速發展的互聯網模式,變成了知識氾濫。”李娜始終強調:“無論是圖書還是線上課程,做內容的要強調匠人精神,內容最終爆發依靠的是品質,砸錢購買口碑是不可能的。”

在李娜看來,知識付費作爲一個產品形態,必然有其存在的理由和空間。未來,知識付費行業會更加精細化,淘汰刷流量謀取暴利的、對內容不負責任的企業,留下鑽研產品、尊重內容的優質企業。

李娜所創立的甲子年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成立兩年時間,便發展爲中國知識付費領域知名的MCN公司,位列喜馬拉雅APP知識cp合夥人十強;並且單品課程上線7天,成樊登讀書app知識超市付費課程銷量第一。在2018年更是屢創佳績——在喜馬拉雅、樊登讀書、好好學習等主流知識付費平臺,推出了多款超級暢銷課程。

這些戰績讓李娜在不知不覺中走進了創業帶來的舒適區,然而,在她看來,一家公司要想有長遠發展,需要勇於走出舒適區,不斷開闢新的領域。

開發日智學院小程序,拓展線下課程,便是李娜帶領甲子年文化走出創業舒適區,所展開的新探索。

蛻變:專注知識型超級IP全方位孵化

甲子年文化專注於超級IP孵化,以單人爲主體進行多維度的價值開發,其中包括線上課程、圖書、媒體影響力、大衆認知度等全方位的服務。

李娜認爲,很多知識型達人在專業領域都有一定影響力,但一直未能走進大衆的視線中,難以實現由免費到付費的轉化,需要專門的公司進行包裝和運作,甲子年文化全方位IP打造正適應了市場需求。

“創業者的每個缺點都會被放大成公司發展的阻礙。我在職場的時候,認爲自己有兩三個明顯的缺點,但創業時,隨便一數都能數出幾十個,它會要求你每一天都要完善自己。”李娜說。

今年五月,甲子年文化將推出“日智學院”兼容小程序,涵蓋直播、電子書、社羣等線上課程運營。李娜表示,很多平臺對製作人的定位遠低於實際價值,壓低了個人IP的收入,製作人還受到平臺調性和規則的制約,難以滿足自我訴求,推出優質作品。甲子年文化期望通過“日智學院”幫助更多內容從業者實現夢想。

李娜形容自己是一個劍走偏鋒的人,“人在絕境中會有更強的求生欲,快速地達到自己的目標。在職場的時候,我經常把自己逼到死角,每一兩週就會迎來一個大爆發。但也會準確評估自己的能力,尋找適當的方法。”

李娜的視野並未只停留在線上。

未來,甲子年文化還將協同行業頂級資源,陸續推出銷售、營銷、人力等方面的線下課程。打造IP 是一條漫長的道路,但李娜已經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我們將不斷擴大IP策劃業務,深耕培訓領域。”

“我期望把甲子年帶成國內數一數二的超級IP孵化公司,成爲被大衆認可的、頂級的策劃公司。”李娜說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