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藥師你好,3歲的男生,最近經常說腳痛,多出現在夜間,偶爾白天活動量大也會痛,今天特別明顯,孩子自己表述是腳趾關節處,腿肚也痛!都痛哭咯很多次咯!從小不愛喫魚蝦類,其他食品進食正常!寶寶是缺鈣了嗎?請問該選擇各種鈣劑?

後來,我直接告訴這個寶媽,不需要爲買哪種鈣劑煩惱了,因爲孩子這種情況可能是屬於“生長痛”,並不是缺鈣引起的,不需要給孩子喫鈣劑。

這是一個特別有代表性的“亂補鈣”的病例,現實中也不知道有多少家長,因爲“生長痛”給孩子補鈣的!於是,我很有必要把這個內容寫成科普,來分享給大家學習學習。

1、什麼叫生長痛?

生長痛,國際上沒有一致的定義,因爲有循證醫學思想的臨牀醫生,根本就不把“生長痛”看作一個很重要的可能需要採取干預措施的疾病問題,目前只是把“生長痛”限定爲兒童在夜間或小睡時痛醒但又無任何骨骼肌肉異常的身體表現。

2、生長痛的規律?

生長痛通常開始於2-12歲(最常發生於學齡前和學齡兒童)。患病率爲4%-37%不等。然而,學齡兒童(小學生)調查表明,多達10%-20%的兒童曾有過生長痛。生長痛在女孩中比在男孩中稍顯普遍。

3、生長痛的原因?

生長痛的病因不明。儘管生長痛發生於生長期兒童,但實際並非生長引起的。生長痛並不與快速生長期一致,不發生在生長部位,也不影響患兒的生長。通常認爲情緒障礙和精神性疾病是可能的原因,但還沒有進行過系統地研究。

也有人提出了其他幾種病因,包括乏力、輕度的骨骼和姿勢異常、不安腿綜合徵和局部勞損。不過,在臨牀就診詢問中,很多生長痛患兒的父母常發現一個規律,就是孩子在體力活動增加後的生長痛症狀加重。

4、生長痛的症狀?

疼痛主要發生於下肢。上肢痛也有,但只與下肢痛合併存在。疼痛分佈於雙側,位於腿的深部,通常是在大腿或小腿。疼痛呈陣發性,可能嚴重到足以使患兒疼哭的程度。發作間期可能有數日、數週或數月是無症狀的。

較年長兒(6-12歲)的疼痛可能被描述爲絞痛、蟲爬感或不安腿。疼痛主要發生在傍晚或夜間,可能會打斷睡眠,通常在清晨緩解,但有些患兒僅白天有症狀。

生長痛的孩子可以維持正常的生活活動模式。發作時及發作後的體格檢查正常。大約1/3的患者合併有反覆腹痛和/或頭痛的症狀。

患兒常有生長痛或風溼症狀的家族史。疼痛是慢性的,但呈現發作性,通常一共持續數年,且延續到青春期。

5、生長痛的治療

主要治療方法,比如按摩、熱療或服用鎮痛藥(如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均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疼痛。

但對於經常在夜間醒來的疼痛發作的孩子,比如通常在夜晚較集中出現或者在白天身體活動增加之後出現。經過醫生的適當評估後,在睡前給予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可以預防患兒在白天活動量增加之後從睡眠中痛醒,或是阻止反覆疼痛發作的循環。

有時,對於很嚴重疼痛的孩子來說,爲了讓患兒能夠維持整晚睡眠,可能需要在晚餐之後給予藥效更持久的鎮痛藥,例如萘普生。不過,這些鎮痛藥都不能連續使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