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成都 記者 崔文官)訊,日前,香港上市的瀘州銀行(01983.HK)披露其2019年年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收28.07億元,同比增加45.11%;淨利6.34億元,同比下滑3.71%。

業績增速下滑的同時,瀘州銀行的資產質量隱憂也開始凸顯,截止2019年末不良貸款總額4.17億元,同比增長1.69億元;不良貸款率0.94%,同比上升0.14%。此外,瀘州銀行資本充足率的各項指標也均出現下滑。

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末,瀘州銀行資產總額916.81億元,比上年末增長91.31億元,增幅11.06%;負債總額847.91億元,比上年末增長86.08億元,增幅11.30%。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447.59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34.80億元,增幅43.09%;吸收存款總額614.37億元,比上年末增長90.51億元,增幅17.28%。

收入結構方面,2019年,瀘州銀行2019年本行利息淨收入27.18億元,比上年增加9.46億元,增幅53.36%,主要是規模增長所致。非利息淨收入0.89億元,比上年減少0.73億元,減幅45.26%。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爲0.18%,比上年上升0.08個百分點。

雖然營收大幅增長45.11%,但其淨利潤增幅依舊延續此前下滑的趨勢。2016年至2019年,該行淨利潤增幅分別爲20.07%、14.13%、6.4%、-3.71%,呈逐年下滑的趨勢。

對此瀘州銀行向財聯社記者回應稱:"我行按照預期信用損失模型在報表日對預期信用損失做出最佳估計。爲有效的控制經營風險,2019年我行調整了預期信用損失模型的參數比例,增提了資產減值準備,導致淨利潤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此言不虛,2019年該行的資產減值損失從2018年的3.97億元增加至9.45億元,同比增長138.08%。公司解釋稱:"2019年資產減值準備增加的原因:一是爲減少低效資產對資本的佔用,經董事會和股東會審議通過,我行覈銷了部分貸款,增提資產減值準備;二是部分資產風險有所暴露,五級分類下遷,我行按照謹慎原則增提資產減值準備。"

除了淨利增速逐年下滑之外,瀘州銀行的不良貸款總額也在持續走高。2017年-2019年年末,該行的不良貸款總額爲1.93億元、2.48億元、4.17億元。其中,瀘州銀行的可疑類貸款大幅增加,2019年末,瀘州銀行可疑類貸款爲2億元,同比增加1.97億元,增幅高達7507.76%。

對此公司回應稱:"我行一直重視資產質量的真實反映,2019年4季度根據不良貸款未來現金流情況,將預計損失較大的2億元次級類貸款下劃到可疑類管理。2018年末我行可疑類貸款爲0.03億元,2019年末可疑類貸款比2018年末增加1.97億元。對於上述2億元可疑類貸款,已於2019年對預計損失部分計提了貸款減值準備。同時將繼續加強信用風險管理,嚴防資產質量下遷不良風險,通過加強不良類貸款的清收處置,盡最大可能化解風險、減少損失、儘早處置。"

報告期末,該行貸款總額445.78億元,比上年末增長43.04%;不良貸款總額4.17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69億元;不良貸款率0.94%,同比上升0.14%。其資本充足水平也不容樂觀 ,截至2019年末,瀘州銀行資本充足率爲12.09%,較上年末下降1.20%;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9.31%,較上年末下降1.38%。

對此,公司則回應稱,"截至2019年末,我行風險加權資產總額較年初增加143億元,主要是我行始終立足地方,加大對小微、民營等實體經濟的支持,截至2019末發放貸款及墊款淨額較2018年增加128億元,導致各級資本充足率較年初下降。我行將加大對各級資本充足率的監測力度、定期開展資本壓力測試,在資本可承受範圍內開展各項業務;加快資本補充進度。"

1月10日,瀘州銀行發佈公告稱,擬增發不超過3.6億股H股,佔已發行H股的13.72%,佔已發行H股流通股的57.36%,所募集資金經扣除相關開支後將全部用於補充該行核心一級資本。

此外,2019年11月,銀保監會四川監管局批准了該行發行不超過30億元的永續債;而在今年1月初,該行又發佈公告稱已獲准發行不超過17億元的永續債。

瀘州銀行成立於1997年9月,是四川省第二家組建的城市商業銀行、瀘州市屬國有企業。2018年12月17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瀘州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股14.37%,爲該行第一大股東。

不過上市之後除了業績增速、資產質量下滑之外,公司的股價表現也不容樂觀,基本處於橫盤狀態,截至4月1記者發稿時,瀘州銀行成交量爲0,收盤價爲2.22港元。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