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5年9月,因为那两年《隔世追凶》《夺命真夫》等破案题材剧集的大受欢迎,再加上古代法医题材剧《洗冤录》的高收视,TVB决定开拍一部以法证为主的推理剧《法证先锋》,并由梅小青监制,蔡婷婷、陈静仪编审,视帝欧阳震华与蒙嘉慧主演。《法证先锋I》,TVB刑侦剧黄金时代的余晖。

《法证先锋Ⅳ》每更新一周,豆瓣的评分就会下滑一次。截至发稿前,其豆瓣评分已跌至5.3,比开分时少了2.1分。“主角镇不住场”“技术噱头大于破案”“主角们的对话显得官方又无趣,没有烟火气”都是网友及媒体对它常见的批评。


《法证先锋Ⅳ》豆瓣评分变化(数据来源:云合数据)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没内味儿了。”对第四部的失望引发了观众对前三部的广泛怀恋:主演阵容华丽,每一部都有视帝视后出演;法证手段虽也是主线,但推理破案环节仍然亮眼;几位法医在工作时认真严谨,生活里的相处细节也颇为细腻。

从成绩来看,《法证先锋》系列也无愧为TVB刑侦剧中的先锋:收视上,《法证先锋》1、2、3部分别是TVB收视率年度第二、第四、第一;口碑上,前三部的豆瓣评分分别是8.5、8.2、7.6。

但毒眸(微信ID:youhaoxifilm)在回顾后发现,《法证先锋》系列虽然收视成绩优异,口碑良好,但是在TVB台庆颁奖中却总是陪跑,到第二、第三部甚至连提名都不多。从2006年到2011年,每年台庆的聚光灯从未打在它身上,这样看来,它又似乎从来不是TVB最惹人注目的先锋。

作为TVB的经典IP之一,它的一路比别人要动荡得多:第一部诞生于TVB娱乐化日趋严重的2006年,台庆也在这一年正式被分拆成独立节目,此后每年奖项颁布都会被一些媒体按“高层内斗的结果”来做理解,拆解出不少娱乐性。

到第二、第三部播出时,TVB正处于另一个变动期:在2011年《法证先锋Ⅲ》播出后,其监制梅小青离职,TVB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邵逸夫也正式卸任,TVB自此告别了“邵氏时代”。

就连第四部的诞生,都坎坷不断。《法证先锋Ⅳ》本计划于去年台庆档播出,却受主演黄心颖与许志安的绯闻事件影响,不得不紧急更换演员进行重拍,成了TVB史上最大规模的重拍。据监制梅小青透露,这也是许多观众认为剪辑不连贯的原因之一。


梅小青在微博宣布重拍?

但《法证先锋Ⅳ》还是一如既往的收视优异:最新数据显示,该剧打破了TVB近8年来的自制剧首播收视记录,且平均收视仍有走高的趋势。这足以证明这个IP在观众心中的重要程度。

从2006年第一部播出,到2020年第四部结束,《法证先锋》这个IP共经历了14年的时间。这14年里,它的收视成绩总是很稳,从不辜负TVB高层对它的规划;但它的主创阵容几经变动,台前幕后的主创都经历过离巢和回归。而TVB这14年来的波折与改变,也在《法证先锋》的14年中暴露无遗。

无论从所获的TVB台庆奖项数量,还是从其题材创新性的角度来看,《法证先锋》从来不是TVB的先锋。但它在收视率上的“稳”,和创作上的顺势而变,为TVB守住了剧集创作的基本盘,也让更多的“先锋”有了勇敢求变的空间。

《法证先锋I》,TVB刑侦剧黄金时代的余晖

《法证先锋》系列代表了TVB金字招牌的一类剧——刑侦剧。

90年代时,它曾让TVB赢得过数次“收视战争”,2000年后,它却渐渐在娱乐化严重的氛围,和TVB的主力收视群体“师奶”的取向中失落。

1995年的《刑事侦缉档案》和1997年的《鉴证实录》是TVB刑侦剧中的翘楚,也奠定了刑侦剧此后的两个方向:前者是单元式的呈现,平均3-4集一个案件,并在每个单元中埋下与主线剧情相关的伏笔;后者是国内少有的以法医为主角的剧集,多元化的职业呈现也为TVB的刑侦剧带来更多的视角。


以法医为主角的《鉴证实录》

刑侦剧在也90年代末香港电视业的竞争中,成为无线的一把利器。1999年,为了与亚视爆款剧《纵横四海》对抗,TVB临时调派小组续写了《刑事侦缉档案》,并彻底打破了TVB的制播模式,边写边拍边播。据凤凰网报道,编剧在创作剧本时甚至还要分心去留意《纵横四海》的剧情以及时作出调整。

2005年9月,因为那两年《隔世追凶》《夺命真夫》等破案题材剧集的大受欢迎,再加上古代法医题材剧《洗冤录》的高收视,TVB决定开拍一部以法证为主的推理剧《法证先锋》,并由梅小青监制,蔡婷婷、陈静仪编审,视帝欧阳震华与蒙嘉慧主演。

该剧主创此前皆有刑侦剧的优秀表现:蔡婷婷执笔过悬疑剧《双面伊人》,刑侦剧《栋笃神探》《随时候命》;陈静仪则执笔了堪称“古代版《法证先锋》”的《洗冤录》。监制梅小青常年耕耘爱情小品剧,但也曾在TVB刑侦剧红火的90年代末,推出过一部《廉政追缉令》。

一年后,《法证先锋I》播出。这部讲述警务人员借助科学鉴证、化验方法侦破案件的剧集,有着独特的法证人员视角、职业呈现和严谨的推理破案环节,颇有些90年代刑侦剧的精英色彩,大受好评。该剧收视最高达43点,成为当年的收视第二,还收获了2006年TVB台庆的7项提名。


《法证先锋I》slogan:再细微的证据,逃不过最尖端的科技

但好口碑并没有能让它大放异彩。其中原因之一是,香港观众的看剧品位逐渐“师奶”化——

2002年梅小青监制的《绝世好爸》获得年度收视亚军,该剧的女主角陈慧珊曾以一系列职业女性现象深入人心,最后却是凭借该剧中二女儿的形象获得了“师奶”们的认可,才在当年获得了她的首个视后。2006年TVB台庆的最佳剧集也由爱情小品剧《女人唔易做》拿下。一年后,讲述大家族勾心斗角的家族剧《溏心风暴Ⅰ》更是创下2003年来TVB自制剧最高收视纪录,并囊括了TVB台庆6项大奖。

除此之外,无线高层的“一言堂”也是众多网友认为《法证先锋》遭冷遇的原因:相比质量,他们似乎更看重亲疏。2006年视后是为TVB勤恳拍戏近10年,有“无线女儿”之称的佘诗曼;视帝则由没入围”观众最喜爱的男角”五强的郑嘉颖爆冷获得。


2006年的视帝视后,后来参演了《法证先锋II》(图片来源:网易娱乐频道)

与此同时,内地剧集在香港的文化影响也渐渐显现:2001、2002年,TVB连续两年的收视冠军都是非TVB自制剧,其中2002年的《齐天大圣孙悟空》还是外购剧,2006年的收视季军还是外购的张纪中版《神雕侠侣》。

《法证先锋》之后,TVB在此后五年内,鲜少有刑侦剧出现在收视率TOP5中,除了《法证》系列自身的作品。回过头去看,《法证先锋》竟一不小心成了TVB刑侦剧黄金时代的一抹余晖。这部剧的制作班底、主演,都来自那个TVB刑侦剧奠定里程碑的辉煌年代,但它诞生的时候,时代的潮流已没法助推它登上嘉奖的舞台。

《法证先锋Ⅲ》夺收视冠军,但TVB已顾不上欢呼

尽管未能在TVB登顶,但第一部的高口碑高收视,让它顺利有了续集。两年后,原班人马参与拍摄的《法证先锋II》上线播出,同时还加入了2006年的视帝郑嘉颖和视后佘诗曼作为重要主角,反响不错,最终获得了年度收视第四的成绩。“不仅观众说好,最让我高兴的是有很多专业人士都称赞剧中的细节真实。”监制梅小青曾对媒体说到。


《法证先锋II》

但那一年《法证先锋II》,还是在台庆上颗粒无收。最大的赢家是以平均47点,最高50点在香港创下自1991年以来的最佳收视纪录《溏心风暴之家好月圆》,当晚包揽了6个奖项。

像是为了平衡前几年民众对视帝视后的争议,2008年的视帝视后归属被称为“众望所归”,“看起来”是民意的胜利。但羊城晚报写道:“米雪和夏雨还在和TVB就是否签全面的经理人合约谈判(两人之前签的只是“部头约”,即只为TVB拍剧,其他工作自己接洽),以约换奖的嫌疑始终未能消除。”


?佘诗曼凭《法证先锋II》提名当年的视后

无论如何,那一年的《溏心风暴》的收视与获奖,都是TVB的一次狂欢。但是那一年开始到2011年,TVB开始了剧烈的动荡。

首先是来自基层员工的抗议。2008年年末,无线开始 “海啸裁员”,引发内部员工的恐慌和抗议,并在2009年迎来抗议最高潮:在2009年台庆当晚,约200名员工利用晚饭时段到电视城外举起写有“反裁员”、“反剥削”及“我们愤怒了!”的标语,抗议过低的底薪,和公司长期不发放员工超时补贴。2011年,上百名电TVB员工发起“红衣抗争行动”,仍是抗议薪水问题。

其次是TVB台前幕后的出走潮。演员们一边面对着逐步扩大的内地市场,一边面对着极少加薪且拍摄压力巨大的TVB,纷纷选择了北上淘金,2011年,佘诗曼、林保怡、黄宗泽、马德钟、廖碧儿、蒙嘉慧、杨思琦等大批一、二线TVB花旦小生在内地活动。其中,有一部选择了不续约,有一部则选择更换了合作方式,即每年参与TVB一定数量的剧集,同时不妨碍他们选择其他的合作对象。

编剧组也是出走的重灾区。据当时的香港媒体报道,2011年监制梁家树负责的组别,共有五名编审及十名编剧请辞,而曾励珍负责的组别,也有两名编审及数名编剧请辞。无线高层不得不开始以续约加薪的方式留人。

人员的出走给TVB带来重创,而多年来对收视率的强调,也已经让TVB的内容因不敢创新出现疲软。

据羊城晚报2009年的报道,《巾帼枭雄》监制李添胜曾直言:拍《24》、《CSI》那类的美剧,TVB不是不行,但高层担心以师奶为主的收视群体会不接受,为了保证每部剧都有七成以上的收视,太创新、太颠覆的电视剧都没办法拍,因为这关系到你的饭碗,一旦收视低了,作为监制就有下岗之忧。

在如此动荡的2011年,《法证先锋Ⅲ》在播出了。这也是该系列中唯一一部“台庆剧”。但毒眸发现,第三部除了一贯的法证手段呈现,还多了四位主演之间稍显狗血的四角恋,不知是否为了满足师奶们的需求。


?《法证先锋Ⅲ》

最终,它并未辜负高层对它的规划,以平均33点,最高43点的收视率夺得年度收视冠军,是前三部中最好的成绩。监制梅小青也表示这部《法证》最让她有成就感:“就算退休不做电视也没关系了!”她还坚信凭着《法证Ⅲ》的高收视,能够在今年无线台庆颁奖礼上夺下最佳剧集奖。

但是,熟悉的剧情又来了——在年底台庆中,依然是颗粒无收。不过此时,已无人在乎了。

比起《法证先锋》的得失,更多媒体关注到的是,这一年的台庆晚会,TVB创始人,时任董事局主席的邵逸夫首次没有出席。此时的他,已然退休在即——2011年3月,邵逸夫将所持股份转让;4月,“壳王”陈国强、“台湾女首富”王雪红和私募基金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合组财团,收购邵逸夫所持的26%电视广播权益。

2012年的第一天,TVB正式宣布邵逸夫退休,自此,TVB告别了“邵氏”时代。

TVB的人才流失在新的一年继续。2012年,《法证先锋》三部的监制梅小青及其同为TVB监制的丈夫刘家豪宣布离职,《法证先锋III》的女主角张可颐也在受访时确认自己将离开。至此,《法证》系列的三位女主角均离巢。不久后,《法证先锋》三部的编审蔡婷婷也辞职离开。


?《法证先锋III》的女主角张可颐

对TVB内容的质疑也在继续。2011年,TVB出现了两部收视不高,却罕见的“求变之作”——《天与地》和《心战》。前者表现的更为先锋——以敏感的“吃人”为开端,颇具文艺风格,据羊城晚报报道,这部剧“收视数据极低,网络口碑奇佳”。还有媒体曾报道,该剧播出期间遭遇师奶们不停的投诉。

而这也成了两部作品的编剧,曾执笔《创世纪》《金枝欲孽》的周旭明离职的导火索。周旭明曾对此直言“不想总写迎合师奶们的玩意儿”“TVB在20年前就‘停止’”“《天与地》和《心战》的收视马马虎虎,我感到有点失落……既然我们也不好改变他们,也没能力改变自己,不如去找第二个市场吧”。

TVB,需要做出改变了。

《法证》将告别,“先锋”不落幕

“其实TVB不是不变,只是变化比较龟速。”2015年,时任集团行政总裁助理兼节目总监的杜之克对南方都市报说。

现在看来,《法证先锋IV》能在2018年开拍,便是TVB做出改变的结果。这一次TVB交给它的重任,不仅是刺激收视,还有争取内地观众的关注度。加大与内地市场的合作,是TVB这艘巨轮开始转向的一个重要事件。而这样的转向,也经历了数年的酝酿。


?《法证先锋IV》拍摄中(图片来源:微博@Raymond黄浩然)

2012、2013两年,TVB开始少有大热剧集出现,2013年接连推出《冲上云霄》《金枝欲孽》《仁心解码》《on call 36小时》的续集,其中《on call 36小时2》收视仅排14位,《金枝欲孽II》收视垫底,皆不复当年的辉煌。2013年时,有媒体形容台庆显得有些“寒酸”,当艺人纷纷北上淘金后,出席台庆的阵容也黯淡了下来。

2014年,荣光属于一部以警察卧底为主角的《使徒行者》。在以平均收视28点,最高收视35点的成绩获得电视单一平台收视亚军的同时,该剧在内地网络播放点击率超20亿,成为当时内地平台点击率最高的TVB剧集,最终横扫5项大奖成最大赢家。这也是自2008年《溏心风暴之家好月圆》之后,又一部内地、香港都热度口碑兼得的电视剧。


《使徒行者》

2015年开始,TVB“龟速”的变化似乎也有了较为明显的体现:这一年,TVB将原本的剧集播出时间由一周五天改为一周七天,一方面是为购置的内地剧腾出播放空间,另一方面也是给自制剧更多的机会,一些港式长剧、大制作也可以借着播出时长的扩充重返荧幕。

播放空间的扩充不仅体现在电视荧幕上,还体现在视频平台上。2016年,TVB迎来了大股东华人文化,其董事长黎瑞刚出任TVB董事会副主席,并牵头了TVB与内地视频平台的合作。同年,TVB还上线了自有视频平台“myTV SUPER”,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观剧习惯。

当播放空间得到扩充,对作品的需求量也开始扩大,这也为TVB台前幕后人员的回归敞开了大门。2016年,不少阔别已久的演员开始出现:罗嘉良拍摄《与谍同谋》,方中信、廖启智主演《律政强人》,吴启华主演《纯熟意外》……

《法证先锋》系列的监制梅小青及其丈夫刘家豪,也在高层的邀请下正式回巢。他们被安排主要负责和内地合拍的剧,成本比TVB一般自制剧提高50%,每部剧花约3,000万港元制作,过程只需直接向助理总经理杜之克报告,并予以特权亲自挑选制作班底及演员。

据媒体火星实验室报道,为了缓和TVB编剧人才流失的情况,杜之克还约谈了多位离巢编剧,其中第一位便是《法证先锋》系列的编审蔡婷婷。“面对面,约她出来喝茶,吃饭。我们手里拿着刀,但告诉人家我们有坦克。一般谈一两次都行了,因为他们在这里长大。”随着编剧圈里的人相互传话,多位编剧纷纷回巢。蔡婷婷、陈宝华,监制苏万聪、《学警狙击》编审朱镜祺、《庙街妈兄弟》编剧刘彩云等人,都陆续回到了TVB。

人才基数的扩充,让TVB的作品焕发了新的生机。从2016年以后的作品看,TVB的内容主要走出了三种求变的路径——

与内地合拍大制作剧,保证投资规模和演员阵容。与爱奇艺合拍《盲侠大律师》《再创世纪》;与腾讯视频在2017年合拍《使徒行者2》《溏心风暴3》《深宫记2》;与优酷合拍《蚀日风暴》《反黑》《飞虎之潜行极战》。同时,每年多部剧集在优爱腾同步播出。

更细分专业的职业剧。2018年的台庆剧《跳跃生命线》将视角对准了救护人员;2019年TVB收视第二的《白色强人》,则在专业方面则创下港剧之最:全剧手术超过100场,平均每集至少有4场手术。


尝试多种新颖题材的试验剧集。如2016年,由欧阳震华、胡定欣、罗兰主演,讲述三兄妹与老宅中的“老友”(鬼魂)发生的趣事的《一屋老友记》;2017年讲述的士司机因意外成为降魔师的《降魔的》;2019年呈现了10个单元的灵异故事的《金霄大厦》。

而以上改变,在《法证先锋Ⅳ》身上都能觅得踪迹。自2015年之后,TVB几乎每年都会选择一部在内地有广泛受众的IP进行续集拍摄。《法证先锋III》播出期间曾以覆盖超3000万人问鼎2011年11月电视剧在线视频播放覆盖榜,甚至带动2006年播出的第一部回温至第8位。如此受欢迎的IP,自然适合开拍续集。

至于《法证先锋Ⅳ》中法证技术呈现的部分,虽然因有些“喧宾夺主”而广受争议,但监制梅小青也曾表示如今的法证技术早已不可同日而语。“联系了他们(法证科),才发现现在科技发展得太厉害了,用仪器一检验,就能找到凶手啦。”梅小青曾对澎湃新闻说道。

而《法证先锋Ⅳ》的主演之一李施嬅,是梅小青口中能“带新人出来,让新人跟他们学学演技”的“老演员”了。她2003年便与TVB签约,却直到今年年初举办的TVB2019年台庆中,才凭借主演了《金霄大厦》中美艳的Alex备受关注,拿到了第一个台庆奖项“2019年最受欢迎电视女角色”。可她本人已经于去年4月约满,《法证先锋IV》成了她的告别之作。

以它作为告别之作的,还有监制梅小青。而它的收视成绩也一如既往的未曾辜负期望——打破了TVB近8年来的自制剧首播收视记录,并始终将平均收视率维持在31点以上。要知道,从2014年开始,TVB已经鲜少出现平均收视破30点的作品了。

《法证》虽告别,TVB的“先锋”却依然还在继续。今年,曾以小成本制作达成收视逆袭的奇幻剧《降魔的》将播出续集,有广泛群众基础的IP剧《盲侠大律师2》《使徒行者3》也在未播片单中。他们都是“不认老”的TVB在近几年来求变的结果。

虽然努力“求变”的起初总是伴随争议,但时间总会证实创新带来的价值。2019年,港媒在评选“TVB近十年‘最有诚意剧集’排行榜”时,曾经收视不佳、被师奶频频打电话投诉、让编剧周旭明撂下一句“TVB停滞了20年”后愤而离职的《天与地》位列第一,小成本制作,播出前并不被看好的奇幻剧《降魔的》《金霄大厦》则分别排在第二、第五。

或许,这还真应了杜之克2018年接受毒眸采访时的那句话。“江湖向来不平静,每个人都看不起别人,谁是英雄,谁是狗熊,要慢慢地看”。

参考资料:

[1]. TVB:风急花飞50年,无人甘心困愁城 ,火星实验室,2017

[2]. 揭秘TVB五十年兴衰史 明星赴内地片酬涨40倍,凤凰网娱乐,2018

[3].TVB颁奖礼与小圈子游戏,羊城晚报,2008

[4]. 《天与地》赢口碑输收视 编剧炮轰TVB停滞20年,羊城晚报,2011

[5]. TVB,40年不变?4月终于要变一变,南方都市报,2015

[6]. 专访|梅小青:一套剧能不能成功,有“先兆”的,澎湃新闻,202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