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西金融辦日前接到了一份由中國銀監會等三部門下發的通知,這份通知叫停了當前網貸機構開展的全部校園貸業務。通知顯示,在2016年銀監會、教育部等六部委《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網貸整治工作的通知》印發以來,部分地區仍存在校園貸亂象,一些地方“求職貸”、“培訓貸”、“創業貸”等不良借貸問題突出,給校園安全和學生合法權益帶來嚴重損害。

視頻加載中...

江西金融辦日前接到了一份由中國銀監會等三部門下發的通知,這份通知叫停了當前網貸機構開展的全部校園貸業務。這其實是對去年銀監會、教育部等六部門聯合加強校園網貸整治的升級。僅僅半年多的時間,就從規範升級到叫停,原因是什麼呢?

江西金融辦接到的這份通知要求,未經銀行業監管部門批准設立的機構,不得進入校園爲大學生提供信貸服務;一律暫停網貸機構開展在校大學生網貸;對拒不整改的,要暫停其開展網貸業務,依法依規予以關閉或取締,對涉嫌惡意欺詐、暴力催收、製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等嚴重違法違規行爲的,移交公安、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通知顯示,在2016年銀監會、教育部等六部委《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網貸整治工作的通知》印發以來,部分地區仍存在校園貸亂象,一些地方“求職貸”、“培訓貸”、“創業貸”等不良借貸問題突出,給校園安全和學生合法權益帶來嚴重損害。

事實上,一段時間以來,大學生因校園貸上當受騙的案例屢屢發生//有的在校大學生,想通過網絡平臺找兼職,爲家裏減輕經濟負擔,沒想到竟落入了非法貸款的圈套。

廣東警方透露,在受害的學生中,還有一部分學生通過網貸平臺借錢,只是爲了超前消費或者攀比的心理,

他們不惜和網貸平臺簽訂高息的還款協議,有的周息甚至高達30%。5月下旬,專案組部署廣州、深圳、珠海等地警方,統一開展涉校園貸違法犯罪專項行動,破獲案件190餘宗,涉及受害學生350餘人。

正是受到網貸方的百般威脅,21歲的大二女生“小潔”不堪壓力,在今年四月結束了年輕的生命。據瞭解,“小潔”捲入的校園貸至少有五家,其中,僅在其中一家“今借到”平臺借款就有257筆,累計借款超過57萬元。小潔的閨蜜透露,小潔生前家境良好,消費正常,不過一直有做點生意掙點錢的想法,但做得不是很順,虧了一些錢,直到今年年初,她找到一份在福建泉州的借貸公司做客服的兼職。

然而這時,欠款的窟窿已經越來越大。小潔只好去找別的平臺,拆東牆補西牆。家人曾多次幫他還錢,期間還收到過“催款裸照”。

4月8號,小潔最後一次收到網貸平臺“快樂花吧”的催款短信。對方聲稱,如果當晚9點前不還錢,他們會把借條和花圈,給她的父母和老師寄去。最終,不堪侮辱和壓力的小潔自殺身亡。

校園貸產生的初衷本是好的,幫助大學生創業,更快地實現夢想。因此,對於校園貸的管理,不能一禁了之。銀監會此次發印發的通知就明確提出:疏堵結合,維護校園貸正常秩序。

通知明確,將鼓勵合規機構積極進入校園,爲大學生提供合法合規的信貸服務。制定正負面清單,明確校園貸市場參與機構。對此,通知特別明確,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有針對性地開發高校助學、培訓、消費、創業等金融產品。

4月10日,銀監會發布指導意見,明確禁止向未滿18歲的在校大學生提供網貸服務。最新印發的通知還要求,現階段,學校應向每一名學生髮放校園貸風險告知書並簽字確認,每學期至少集中開展一次校園貸專項宣傳教育活動。同時,未經校方批准,嚴禁任何人、任何組織在校園內進行各種校園貸業務宣傳和推介。

有專家指出,很多非法校園貸的一個可怕之處在於“利滾利”。雖然早在2015年8月,最高法就出臺規定,明確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不過,很多涉世未深的大學生,還是對借高利貸可能導致的後果估計不足。日前,廣東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通知,規定校園貸逾期違約金、逾期罰息總金額不得超過借款人借款本金。這意味着,校園貸“利滾利”有了明確的上限,防止借5000元還幾十萬元的“噩夢”再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