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爲更好助力企業復工達產,爲產業強市集聚更多高素質人才,3月27日下午,鎮江市人才辦聯合工信、人社、金融部門開展了一次“人才+資金+政策”的網絡直播簽約行動,各市區相關部門通過視頻連線參加了活動。彙集了市人才辦、人社、工信、科技等多部門的激勵措施和待遇保障,從高層次領軍人才(團隊)產業化資金扶持,到普通高校、大中專院校畢業生人才就業、創業、安居生活,再到企業用工、穩崗返還、社保減免等多維度,予以支持獎勵。

爲更好助力企業復工達產,爲產業強市集聚更多高素質人才,3月27日下午,鎮江市人才辦聯合工信、人社、金融部門開展了一次“人才+資金+政策”的網絡直播簽約行動,各市區相關部門通過視頻連線參加了活動。

“優惠政策包”爲企業復產達效注入新動力

產業的發展需要人才的深度融入,由鎮江市人才辦牽頭組織各職能部門,專門梳理的企業人才方面的政策“乾貨”,並且已經形成了具有三大特色的鎮江市人才政策彙編。

一是集成度高。政策彙編在社會化引才獎補、畢業生來鎮就業等原有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集成了今年“金山英才”政策,以及疫情期間相關部門新出臺的企業用工、就業創業、人才培訓等方面惠企政策共21條,針對性高、直觀性好、操作性強;

二是覆蓋面廣。彙集了市人才辦、人社、工信、科技等多部門的激勵措施和待遇保障,從高層次領軍人才(團隊)產業化資金扶持,到普通高校、大中專院校畢業生人才就業、創業、安居生活,再到企業用工、穩崗返還、社保減免等多維度,予以支持獎勵;

三是含金量足。政策“真金白銀”明確獎勵標準,硬招實招誠意滿滿。其中包括“金山英才”頂尖人才資助1000萬元,企業新錄用人員每人崗前培訓補貼300元,爲企業免費提供包括“英才名匠”等9大類高質量培訓課程等,都是貨真價實的“政策加油包”。

注入金融活水 爲企業解渴

爲幫助企業共克時難、共渡難關,讓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人才企業,鎮江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發佈了一系列人才金融優惠政策。推出了無擔保、無抵押的“人才貸”產品,貸款額度最高可達1500萬元。“蘇科貸”是專門爲《江蘇省科技金融風險補償資金備選企業庫》的科技型企業發放的。而江蘇銀行的“高企貸”、南京銀行的“鑫高企”、廣發銀行的“科信貸”、農業銀行的“新農菁英貸”等科技型貸款將極大破解人才企業擔保難、融資難的問題。

通過銀企合作,鎮江市地方金融局進一步推進了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截至3月24日,平臺上已註冊企業18471戶,發佈金融產品212項,企業累計發佈需求284億多元,幫助企業解決需求237億多元。下一步,將引導更多銀行業機構開展“人才貸”等相關業務,進一步擴大信貸規模,豐富場景應用,爲更多人才創新創業提供融資支持,助力人才企業快速發展。

雲招聘 助力企業精準引才

面對疫情,今年人社部門創新“人才雲招引”模式,通過在線上開設招聘專區、組織崗位推送、舉辦面試洽談等,累計發佈崗位信息5.9萬條,組織在線求職8.3萬人次,達成意向10264人。

爲進一步暢通才企對接,實現精準匹配,還將於4月開展“2020年鎮江市人才雲招聘活動月”和在全市布點建設企業人才工作服務站。同時還出臺了《鎮江市企業人才工作服務站建設實施辦法(試行)》,計劃三年內設立市級服務站300家,將給予建站補貼、考覈獎勵、政策傾斜等扶持。

活動當日,現場還開展了集中“雲簽約”活動。通過視頻在線,江蘇銀行與江蘇磁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人才企業,中國銀行等5家銀行與江蘇普菲克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人才企業分別簽訂了“人才貸”合作協議;江蘇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與來自湖北、黑龍江等8個省份的25名畢業生代表簽訂了勞動合同;人社部門還分別與上海奧理國際人才集團、蘇州工業園區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等5家中介機構簽訂了合作協議。

這次活動是鎮江人才辦、工信、人社、金融部門集成政策、整合力量聯合服務企業的一次探索嘗試,這種協同服務機制還將會堅持下去,定期開展活動,真正將企業亟須的人才、政策、資金等及時送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