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戰中湧現出許多英雄的部隊,例如八路軍的三個師,都是能打善打硬仗的部隊,而在國軍裏面,有一支部隊也是戰功卓著,這就是74軍,王牌中的王牌軍。

74軍擋住日軍精銳師團三天兩夜,紋絲不動,從此讓日軍聞風喪膽

74軍,全稱是中國國民革命軍第74軍,於1937年9月1日在浙江組建,一看這地方就知道這是嫡系子弟兵,一開始由第51師和第58師合編而成。第74軍既是中央軍又屬浙系軍隊,算得上嫡系中的嫡系,是國民黨“王牌”中最耀眼的明星,有着一系列的輝煌:“抗日鐵軍”、“虎賁師”、“御林軍”,並榮獲國民黨最高獎勵“飛虎旗”。八年抗戰中,該軍幾乎參加了所有正面抗戰的重大戰役,多次勇挑中國軍隊主力重擔,與日軍展開殊死搏殺。

74軍擋住日軍精銳師團三天兩夜,紋絲不動,從此讓日軍聞風喪膽

前面春哥和大家聊過了1938年7月的萬家嶺之戰,74軍近乎全殲敵精銳106師團,連日軍師團長差點做了俘虜,被他趁着夜色逃脫。那一戰之後著名作家田漢和任光曾以張靈甫爲原型編寫了話劇和74軍軍歌。可爲在當時紅極一時,用現在的話說成了刷屏熱點,激發了國人的抗日信心。

1939年6月王耀武升任軍長,此時74軍下轄51師、57師和58師,可謂建制完備,兵強馬壯,士氣高昂。

1941年3月,74軍奉命參加上高會戰。上高城位於江西錦江上游,俯瞰贛東平原。日軍佔領上高,既可進攻長沙之背,又可得到進攻贛南的前進基地,是一個戰略要地。日軍採取分進合擊戰術,兵分三路,企圖合圍國軍主力於高安、上高地區,但南北兩路進攻均被擊退。

74軍擋住日軍精銳師團三天兩夜,紋絲不動,從此讓日軍聞風喪膽

中路主力日軍34師團孤軍深入,遇到的正是74軍,毫無疑問,34師團遭到74軍堅強抵抗,被包圍於上高東北地區,進退不得。3月22日至24日,日本第34師團師團長大賀親自督陣,一般情況下師團長是不會到前線的,子彈不長眼睛,人人平等,高級軍官都是靠後指揮,而這次情況非同小可,師團長已經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赤膊上陣到前線了。與此同時,並糾集南路池田殘部共萬餘兵力,猛攻74軍雲頭山、白茅山陣地,以求最後一逞。

日軍出動百餘架飛機,反覆狂炸57師下陂橋陣地和58師白茅山陣地,投彈多至一千七百餘枚,陣地大部被毀,人馬傷亡慘重,情況十分危急。第74軍不得不動用預備隊先後七次與敵肉搏,斃敵二千餘,在最困難的時候,官兵同在,沒有一人提出後退。
74軍擋住日軍精銳師團三天兩夜,紋絲不動,從此讓日軍聞風喪膽

第74軍將士捨身拼殺,激戰三天兩夜,陣地紋絲不動,爲友鄰實施兩翼對敵包圍,爭取了時間。在全線出擊中74軍又作爲先鋒,乘勝追擊,收復官橋,擊斃日軍少將指揮官巖永。整個上高會戰,日軍第33師團遭到重創,共斃傷日軍1.5萬,第34師團及獨立第20混成旅團傷亡更是高達70%以上,被何應欽譽爲“開戰以來最精彩之作戰”。

上高會戰後,74軍被第19集團軍司令羅卓英評價爲“戰鬥力量堅強”,74軍在戰役中“拼死力拒,雖血肉橫飛、傷亡慘重,仍不稍退,是日一日間敵我傷亡均在四千以上”,戰功顯赫。

74軍擋住日軍精銳師團三天兩夜,紋絲不動,從此讓日軍聞風喪膽

戰後74軍榮獲國民政府第一號武功狀和最高榮譽“飛虎旗”,這飛虎旗數量稀少,所以被視爲特殊戰功部隊最高榮譽,74軍因此也被譽爲“抗日鐵軍”而名揚天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