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號戰列艦是二戰中最爲大型的戰列艦,也是大艦巨炮的最後代表作。不過尷尬的是,但日本造出最厚的裝甲、最大口徑的艦炮,融合了幾十年戰列艦技術的集大成者以後,戰爭的形式卻悄然之間轉換爲了航空作戰。航空母艦和艦載戰機成爲了海戰的主角。

大和號戰艦

與東奔西跑的日本航母艦隊不同,大和號戰列艦在整個太平洋戰爭中並沒有扮演什麼值得一提的角色,因爲戰爭形式的變化用不上它的重炮的。這艘7萬噸排水量的鉅艦——這個記錄直到20世紀50年代末美國福萊斯特級大型航母下水才被打破——更多的成爲了日本海軍的象徵。其養尊處優的生活甚至被航母和潛艇兵們譏笑爲“後方的豪華高檔酒店”。

後來跟隨大和號出擊的第二戰列艦隊司令伊藤整一

1944年10月,大和號參與突襲萊特灣作戰。其姊妹艦武藏號在美軍上百架艦載機的圍攻之下沉沒,大和則受傷。1945年4月,日本在琉球地區與美國爆發激戰。在戰敗陰影中,日軍指揮部已經喪失了基本的思考能力。在航母部隊已經凋零殆盡無法出動的時候,居然決定讓大和號帶領水面艦艇進行自殺式突擊,衝向琉球海域,儘量給美軍造成殺傷。

豐田副武

聯合艦隊在下達命令以後,大和號艦長和戰列艦隊司令質問聯合艦隊司令部:你們把這一次特攻作戰說成是關乎日本命運的大決戰,我們服從命令。但爲何聯合艦隊艦隊司令長官不一起跟隨部隊出擊?!這一問馬上嗆住了聯合艦隊司令豐田副武,他尷尬地回答:艦隊指揮部還要指揮其他的部隊的戰鬥。

起飛的美軍艦載機

說白了,以武士道精神而自居的日本高官們,當然可以用各種唬人的名頭忽悠部下去送死喪命,但讓他們跟着一起去死是萬萬不行的。一批又一批的年輕日本士兵在自殺性的特攻作戰中被美軍打成碎片,但日本高層大部分卻活到了戰後。令大和號和所有被命令參與自殺性特攻作戰的士兵感到憤怒的是,聯合艦隊司令部已經膽小到了這種地步:因爲害怕美軍戰機轟炸,他們甚至連地面或者軍艦上都不敢待,把指揮部遷到了地下幾十米深的大型碉堡裏,任何轟炸都傷不到他們,然後在這裏發號施令讓士兵去前線送死。

大和號的最後一戰

大和號和保護它的其他戰艦總計有四千餘名官兵,4月6日,這羣特攻戰艦離開港口南下,開啓了鉅艦的最後一戰。出海一天後,大和號被美軍偵察機發現。美國人此時也興奮了起來:日本人最具威力的戰艦已經出現,是建立戰功的時刻了!美軍8餘艘航母開始逆風全速航行,放飛艦載機。400餘架戰機分成三個攻擊波次猛撲向日軍。在鋪天蓋地的飛機的圍攻之下,大和號很快被重創,7萬噸的戰艦面對無數魚雷和炸彈也是脆弱的。當大和號嚴重進水,艦長下令放棄戰艦的時刻已經太晚了,鉅艦開始嚴重傾斜。

翻沉後的大和號彈藥庫爆炸,形成巨大蘑菇雲

許多士兵已經徹底絕望,他們呆坐在甲板上喫零食甚至唱歌,沒想着逃跑——因爲哪怕逃出了這個地獄,還有下一個地獄等着他們,更何況鉅艦沉沒的旋渦也會把許多人捲走,生還幾率不大。最終,大和號兩千多名船員中,有1500多人被鉅艦沉沒的旋渦捲入了海底。大和號艦長和隨船出動的戰列艦隊司令選擇與艦同沉。這也是日本海軍在二戰中最後一次成規模的海上艦隊作戰行動——戰鬥爆發後幾個小時內就被美軍徹底粉碎。另外有兩艘驅逐艦和一艘巡洋艦也被美軍擊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