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博大精深,尤其是近代更是武术大师辈出的年代。比如说人们盛传的民国高手虎头少保孙禄堂;武当剑仙李景林,他还是当时武林公认的“天下第一剑”;有着“刚拳无二打、神枪李书文”之称拳、器双绝李书文;还有千斤大力王之称的王子平;以及南北大侠杜心五、江南第一腿刘百川、29军大刀队“无极刀法”的创始人之一李尧臣等等,还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

我们受到了一些武侠小说和影视剧的影响,在观念中,认为武术就应该是可以飞檐走壁、能够百步穿杨、能够从万军丛中取人首级的绝世神功;人们会认为武者就应该像郭靖一样内功深厚、像段誉一样身法卓绝、像叶孤城一样潇洒倜傥。

但是真实的武术却不是这样,真实的武者也与小说和影视剧中的形象大相径庭。我们都对武林中的故事很好奇,很想知道武林中是否有传说中的那么精彩和神奇。

武术并不是那么神奇,也不是那么不堪,在影视剧中的武术和武者都是基于现实生活而存在的。

在传统武术中,有这样的一位武术大师叫做李仲轩,是形意拳大师尚云祥的传人。他见证了传统武术最辉煌的时刻,也是那个时代最后一位见证者。

其实李仲轩的师傅不仅仅是尚云祥一位。而是经过了唐维禄、尚云祥、薛颠形意拳三位大师的指导。要知道,在当时的武林中唐维禄、尚云祥、薛颠都是当时武术界巅峰的代表,他们的地位和张大千、徐悲鸿在美术界的地位相仿。

李仲轩口述的《逝去的武林》一书中,详细记载了唐维禄、尚云祥、薛颠三位大师和李仲轩自己的武术生涯。李仲轩和当时众多的武者不同,他出生于官宦家庭,有着很好的文化素养,也正是如此,我们才能窥见当时武林盛况。

很多人都说,李仲轩的叙述夸大了传统武术的威力,夸大了传统武者的能力。其实,小年更愿意相信李仲轩所说的是事实。现在我们依然可以见识到很多武术功夫卓绝的人物。就比如说少林武术的传承者,各个都是高手;还有一位叫做吴南方,他是古轮心意把的第五代传承人,其功夫高绝更是达到了飞檐走壁的地步;还有一位是武当的高手,他就是陈师行,他的轻功达到了可以轻松上下四五米的高墙。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李仲轩在34岁的时候就退出了武林,这个时候正是武者最黄金的岁月。身体机能和武术技巧都达到了一个巅峰,他却在这个时候选择了隐退,实在是令人遗憾。

而且李仲轩一辈子没有收徒,追溯其原因,就是因为当初唐维禄请求尚云祥收李仲轩为徒,但是尚云祥当时的年岁已经很高了,尚云祥的徒弟都有了徒孙,传承已经有了两三代,如果当时只有20多岁的李仲轩再收徒,就会让形意拳尚云祥这一脉的辈分乱掉。所以说李仲轩才会践守诺言,一直也没有收徒。

由李仲轩口述的《逝去的武林》中,不仅仅有当时武林的盛况,还有山西宋氏形意拳内功的传承,叫做《内功四经》。除此之外,还有一则附录,那就是传说中的《武穆遗书》,不过只有半卷,这半卷《武穆遗书》,在形意拳的传说中是姬际可的人在破庙中发现的,姬际可也是形意拳最初的创始人。

可以说《逝去的武林》不仅仅是一本武林秘史,更是一本武术秘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