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東南互保,是清末各地官方實力派漢族人物首次公然聚衆反抗滿人朝廷,此事件雖使河北、山東以外的地區得以免於義和團之亂及八國聯軍戰亂的波及,但同時此事也使得清廷威信掃地,可見當時清廷對地方政權控制的削弱。當時在清廷尚未向各國宣戰之前,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江總督李鴻章、郵政大臣盛宣懷等即商議如何保存東南各省的穩定,避免列強有藉口入侵。

上海被稱爲魔都,這個國內第一大城市,百年前是什麼樣子的?通過這組老照片帶你看清末的上海,看那時上海的歷史。圖爲上海黃浦江中的小木船,這個小小的木船上坐滿了人。

這組老照片拍攝於1900年,在這一年清朝發生了庚子事變,八國聯軍侵華。在1900年6月,英美帝國主義與清南方各省督撫達成“東南互保”協議。此舉讓清廷對地方完全失去控制力,使得清廷顏面掃地,革命勢力得到發展。圖爲上海的一處街景,這就是當時清朝百姓,他們穿着破舊的衣裳,都光着腳。

當時在清廷尚未向各國宣戰之前,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江總督李鴻章、郵政大臣盛宣懷等即商議如何保存東南各省的穩定,避免列強有藉口入侵;同時密議盤算倘若北京失守而天子、太后不測,當由李鴻章出任總統支撐局面。圖爲上海蘇州河上的船隻。

1900年6月21日,清廷向十一國宣戰。當時宣戰詔書下至各地方時,郵政大臣盛宣懷下令各地電信局將清廷召集義和團民及宣戰詔書扣押,只給各地督撫觀看,並且電告各地督撫,不要服從此命令。而李鴻章時任兩廣總督,聞此訊,覆電朝廷:“此亂命也,粵不奉詔”,此一電報也鼓勵了東南各省督撫。圖爲上海新泰木號的木柵欄外,一男子光着腳挑着擔子經過。

當時劉坤一、張之洞、李鴻章、閩浙總督許應騤、山東巡撫袁世凱、浙江巡撫劉樹棠、安徽巡撫王之春和廣東巡撫德壽,均響應這一主張,史稱東南互保。另外陝西巡撫端方、四川總督奎俊雖然沒有加入東南互保,但也支持東南互保。這些地方大員稱清廷詔令是在義和團脅持下的“矯詔、亂命”。圖爲上海一處街景。

東南互保,是清末各地官方實力派漢族人物首次公然聚衆反抗滿人朝廷,此事件雖使河北、山東以外的地區得以免於義和團之亂及八國聯軍戰亂的波及,但同時此事也使得清廷威信掃地,可見當時清廷對地方政權控制的削弱。而各省也因八國聯軍入侵而自覺需有自衛的武力需要,因此清廷治下各省及各實力人物由此開始軍閥化。圖爲上海法租界街景。

圖爲清末上海福州路,遠處的是青蓮閣茶館,該茶館曾是上海灘有名的老字號茶館。對於“東南互保”的性質,有人認爲,是張之洞、李鴻章等人爲了維護自身利益,與洋人勾結,置國家利益於不顧,這是一種賣國行爲。也有人認爲,在當時的條件下,張之洞等人的行爲起到了保境安民,爲國家保存實力的作用。對於這個大家怎麼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