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十五世紀初,西班牙人研製出了一種管型兵器:火繩槍,標誌着世界開始走入熱兵器時代。隨着近代技術不斷進步和科技不斷發展,熱兵器逐漸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到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槍炮技術的進步程度已經到達了化學能(火藥、炸藥)所能支撐的威力極限,於是核武器應運而生。

但由於核武器威力過於巨大難以調整,而且附加傷害(放射性)持續時間長,於是世界各國對核武器都採用了非常嚴格的使用條件,所以常規戰爭仍然是以傳統的槍、炮等武器爲主。但是依靠材料、技術等科技水平不斷提升的發展優勢,電磁武器、激光武器等新式高能武器開始走進各國的武器研究範圍圈內。

一、電磁武器

電磁武器有很多種,其中一種是微波武器,通常採用熱效應和非熱效應兩種方式;熱效應的原理就類似於家用的微波爐,利用微波使分子劇烈運動從而產生大量的熱量對人員造成損傷。非熱效應則用一定量的微波照射駕駛員、操作手等關鍵設備的工作人員,使其產生生理紊亂從而影響武器裝備的作用。

另一種則是現在各個國家正在研發的用電磁力發射彈丸的電磁炮等武器,這種武器用電磁感應中的“洛倫茲力”來代替傳統的發射藥,用彈丸攜帶的巨大動能擊傷、摧毀目標。

二、激光武器

激光武器目前來說是比較有前景的一種新式高能武器,它的主要原理就是通過發射高能激光,讓激光產生大量的熱能量來熔穿、燒燬目標。這型武器的優點很明顯,首先激光非常集中,在很小的一個點上瞬間集中超過太陽光數億倍的能量,能夠擊毀導彈、飛機甚至坦克;其次激光武器速度很快,沒有什麼武器的速度能達到光速,這樣一來,對飛機、導彈、衛星等這類飛行器的威懾效果就很明顯。

但是有優點就必然有缺點,激光的特性註定在霧霾、大雨、大雪等這類惡劣條件下無法發揮應有的戰鬥力,而且目前的激光武器仍屬精密儀器設備,可靠性和戰場生存能力仍有待加強。

目前,世界各國在這兩款高能武器方向上的研究處於發力階段,我們也經常能在媒體中見到有關這類武器的突破性進展。作爲科技強國的美國,在2014年就在自家的大型登陸艇上裝備了激光武器,而電磁炮也在同年進行了海軍試射。

相比於美國,一貫低調的我國則更是“悶聲發大財”,2017年在美國還在反覆進行電磁炮的數據論證實驗時,有記者採訪我國的軍事專家,當問到我國的電磁炮技術地位如何?專家只回答了四個字:“超越美國”,當時許多網友都不相信。而就在短短的一年之後,我國已經爲艦艇安裝上了最新型的電磁炮,人們在興奮之餘才意識到專家所言非虛;而激光武器所需的化合物晶體美國更是落後中國整整兩代。也不知道看到中國的高能武器發展如此快速,美國此刻的心情如何。(狼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