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也許,叔本華的觀點可能存在偏頗之處,比如他提出的“任何不滿15歲的兒童都不應當接受各門學科教育”,因爲在當下的中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要讓他們等到兒童年滿15週歲才接受學科教育,那簡直就是癡人說夢,是完全沒有絲毫的可能性的。叔本華在《論教育》一文中強調說:“任何不滿15週歲的兒童,都不應當接受各門學科教育,這種教育很可能是重大錯誤的媒介,如哲學、宗教,或者其他任何必須具有廣博見識的學科。

叔本華:任何不滿這個年齡的兒童,都不應當接受學科教育

尼采在《作爲教育家的叔本華》一書當中,認爲叔本華就是真正的教育藝術家。尼采提出,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通過叔本華的思想教育自己,從而與世俗的社會進行有效的抵抗。

叔本華有着許多頭銜,比如他是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他還是現代悲觀主義哲學、唯意志論的開創者和主要代表,叔本華在世界哲學史上第一個公開反對理性哲學,他的哲學思想對薩特、維特根斯坦、尼采等人產生了深遠影響,是現代哲學史上不可繞過的重量級人物。同時,叔本華還是西方學者中,對中國古代《周易》《道德經》等古老哲學進行系統研究,並將中國古老哲學智慧有機納入自己哲學體系的爲數不多的哲學家之一。

在上述諸多榮譽頭銜之後,再加上一個“教育家”的頭銜給叔本華先生,這是完全可以的。因爲他對人們如何閱讀、兒童如何接受教育等諸多方面提出了非同凡響的觀點。

也許,叔本華的觀點可能存在偏頗之處,比如他提出的“任何不滿15歲的兒童都不應當接受各門學科教育”,因爲在當下的中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要讓他們等到兒童年滿15週歲才接受學科教育,那簡直就是癡人說夢,是完全沒有絲毫的可能性的。

正因爲中國的家長們,自孩子從小就逼迫他們學習很多的學科知識,還美其名曰“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我們聽一聽叔本華的觀點也是可能有所裨益的,畢竟“兼聽則明”,有利於我們對家庭教育進行反思。我的觀點是,讓孩子接受一些教育,這本來是無可厚非的,尤其是讓孩子接受一些準確無誤的知識,這是完全必要的。

但是,似乎中國的不少家長在此方面走向了不同的極端,部分家長讓孩子學得過多,導致孩子的學科知識“消化不良”;而部分家長,尤其是貧困農村地區的部分家長,對孩子的學習不聞不問,甚至抱着一種“讀書無用論”,讓孩子過早地參加到體力勞動中來。據我所知,在極少數的邊遠貧窮農村,家長們還“重男輕女”,孩子們完成了義務教育之後,尤其是女孩子要升入高一級的學校學習是比較困難的,家長對此不予支持。

叔本華在《論教育》一文中強調說:“任何不滿15週歲的兒童,都不應當接受各門學科教育,這種教育很可能是重大錯誤的媒介,如哲學、宗教,或者其他任何必須具有廣博見識的學科。因爲早年接受的錯誤概念很難摒棄,並且,在一個人所有的理智能力中,判斷力是最後才達到成熟的。兒童應當把注意力投向那些絕不可能產生謬誤的學科,如數學;或者學習那些即便會產生謬誤但也沒有特殊危險的學科,如語言、自然科學、歷史等。”

根據叔本華的教育思想,兒童不要過早地接受哲學、宗教等學科,因爲這些學科需要廣博的學識才能真正弄懂,如果過早地接受了這些學科的思想,那麼如果接受的東西是錯誤的,那麼,兒童在其長大直至一輩子都難以將其錯誤地思想更改過來,從而一輩子地影響其思想的成熟。

叔本華還強調說,要儘量讓兒童自己觀察、自己思考,讓他們學會獨立自主地學習,而不是將各門學科知識“灌輸”給兒童,兒童被動接受被灌輸的知識,會產生極大的危害。叔本華強調說:“不要在兒童自己觀察世界之前預先給他灌輸種種偏見,以免使其判斷力永遠處於癱瘓狀態。”

如果讓兒童接受了不該接受的學科知識,導致其“判斷力永遠處於癱瘓狀態”,這對人的全面發展來說,簡直就是致命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