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而,這些保定生也就受到了北洋軍閥、蔣介石政權和各地方集團的重視,甚至黃埔軍校開辦時,其中大部分教官也都是保定軍校畢業的,如陳誠、顧祝同、劉峙、錢大鈞等,後來隨着黃埔學生軍發展爲蔣介石嫡系中央軍,這批人也成爲中央軍高級將領,即使黃埔生人多勢衆,在這些人面前也只能尊稱老師。此外,保定軍校作爲全國性的第一流正規化軍官學校,全國各地陸軍中學的優秀畢業生都趨之若鶩,加上保定軍校從成立起即以“不問政治”,“服從命令”爲宗旨,力圖把學生培養成北洋軍系統的頂樑柱,因此聘請的都是如蔣百里一樣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和德國陸軍大學的高材生,具有世界上比較先進的軍事理論和實踐素養,培養出的學生也都是同時期軍校的翹楚。

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中,有兩所軍校名聲最爲顯赫,一個是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創辦的黃埔軍校,另一個就是設在保定的陸軍軍官學校。創辦於1912年的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是中國近代軍事教育史上成立最早、規模最大、設施最完整、學制最正規的軍事學府,但後來因軍閥混戰,財力拮据,學員斷接,於1923年8月被迫停辦。

北伐軍高級將領許多都是保定生
雖然前後僅歷時11年,而且始終處於辛亥革命的動盪歲月裏,但這所軍校培養的學生卻在中國近現代戰爭史上佔據重要地位。即便1924年黃埔軍校橫空出世,保定軍校生依然是各派系的軍事骨幹力量。北伐時期,北伐軍的高層如總司令蔣介石、總預備隊指揮官王柏齡、總政部主任鄧演達、副總參謀長白崇禧等人,都是原保定軍校的畢業生。
此外,北伐軍第7軍黨代表黃紹竑、參謀長王應榆,第8軍軍長唐生智、黨代表劉文島、參謀長晏勳甫,第10軍軍長王天培,第14軍軍長賴世璜、黨代表熊式輝,總司令部警衛團團長金佛莊,第4軍獨立團團長葉挺、第21師師長嚴重及蔣介石在第1軍中的衆多黨羽,基本上也都是保定軍校畢業生,好多人還是同期畢業的同學。

大批保定生血灑抗日疆場
抗日戰爭期間,保定軍校畢業的許多將領挺身而出,率軍奮戰在抗日一線,成爲抗日名將。如:早在全面抗戰前,領導東北民衆抗日軍的蘇炳文,在綏遠抗戰取得百靈廟大捷的第35軍軍長傅作義,長城抗戰浴血喜峯口、羅文峪的第29軍何基灃、張克俠、秦德純,還有“一·二八”淞滬抗戰中的蔣光鼐、張治中,都在對日寇作戰中建立了不小的功勳。
全面抗戰開始後,不僅中央軍系統,地方實力派的大批“保定系”將領也紛紛捐棄前嫌,投入了對日寇的血戰,新桂系首領白崇禧指揮崑崙關大戰,取得抗戰攻堅首次勝利;川軍將領鄧錫侯率部參加臺兒莊血戰,所部122師在藤縣阻擊日寇3天,全軍覆沒。此外,還有第9軍軍長郝夢齡、第29軍軍長陳安寶,第23師師長李必蕃、第54師師長劉家麒、第174師師長夏國璋等大批保定軍校畢業的將領以身殉國。

保定軍校生也可能指來自“保定的軍校生”
那麼,僅僅開辦了11年時間的保定軍校,爲何能夠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和如此衆多畢業生呢?
實際上,“保定軍校”在狹義上的確專指民國元年即1912年建立的陸軍軍官學校。但實際上早在1902年,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就在保定開辦了一系列軍事學堂,如北洋陸軍行營將弁學堂、陸軍速成武備學堂、陸軍速成學堂、陸軍軍官學堂以及陸軍預備大學堂等,前前後後總共有15所之多,廣義上都可稱“保定軍校”。換言之,有些將領自我介紹是保定生,卻不一定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也可能畢業於保定另外的十餘所軍校之一,這就大大增加了保定生的數量。

保定軍校生的素質也的確優秀
此外,保定軍校作爲全國性的第一流正規化軍官學校,全國各地陸軍中學的優秀畢業生都趨之若鶩,加上保定軍校從成立起即以“不問政治”,“服從命令”爲宗旨,力圖把學生培養成北洋軍系統的頂樑柱,因此聘請的都是如蔣百里一樣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和德國陸軍大學的高材生,具有世界上比較先進的軍事理論和實踐素養,培養出的學生也都是同時期軍校的翹楚。
當時,除了雲南講武堂因爲地處西南一隅而云集了大批避難的優秀革命者以外,沒有哪個軍校的學生敢和保定生一較長短。因而,這些保定生也就受到了北洋軍閥、蔣介石政權和各地方集團的重視,甚至黃埔軍校開辦時,其中大部分教官也都是保定軍校畢業的,如陳誠、顧祝同、劉峙、錢大鈞等,後來隨着黃埔學生軍發展爲蔣介石嫡系中央軍,這批人也成爲中央軍高級將領,即使黃埔生人多勢衆,在這些人面前也只能尊稱老師。

b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