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26年3月18日,也就是在中山陵工程剛剛動工不久,孫中山喪事籌備委員會第23次會議作出決議:推定汪精衛寫碑文,胡漢民撰墓誌銘文,吳稚暉作傳文,張靜江擔任記文。1929年春,中山陵竣工之初,要豎墓誌銘,當時大家考慮再三,認爲惟有與孫中山有多年交誼,且是國學大家的章太炎能夠勝任。

中山陵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南麓,是中國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寢,及其附屬紀念建築羣,面積8萬餘平方米。中山陵的碑亭建在天下爲公陵門後面第二層平臺上,以花崗石建造,重檐歇山頂,上覆藍色琉璃瓦,仿中國古代傳統的木結構形式,高17米,寬12.2米,亭爲方形。墓碑豎立在碑亭正中,墓碑爲長方形,高9米,重達幾十噸,是用一塊巨大的花崗石雕琢而成的。
但是,中山陵空有碑亭而無墓誌銘,對於這麼一個偉大的建築而言,讓人空生遺憾。
中山陵爲什麼沒有墓誌銘,對此有兩種說法:
其一,碑文內容難定,文字難盡述其偉大,故不用墓誌銘。
1926年3月18日,也就是在中山陵工程剛剛動工不久,孫中山喪事籌備委員會第23次會議作出決議:推定汪精衛寫碑文,胡漢民撰墓誌銘文,吳稚暉作傳文,張靜江擔任記文。可是,過了將近兩年時間,碑文內容還沒有確定下來。1928年1月7日,孫中山喪事籌委會慎重研究後認爲:“以總理之偉大,非墓誌銘、傳記文字所能包括一切,致以不用爲宜。”遂決定僅由譚延闓書寫碑文。
其二,老蔣作梗,拒絕用章太炎的《祭孫公文》
不管章太炎與孫中山之間過去有多少失和與不快的記憶,但是,他們之間的交往畢竟是坦蕩蕩的君子之交。孫中山去世後,他在爲孫中山寫的輓聯中,雖然借用三國和屈原、楚懷王典故,委婉地表達出自己對孫中山行動和選擇的保留態度:孫郎使天下三分,當魏德初萌,江表豈能忘襲許;南國是吾家舊物,怨靈脩浩蕩,武關無故入盟秦。
到1929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迎回孫中山靈櫬,舉行奉安大典時,他又特撰一聯,聯中仍是以極其恭敬的語氣讚頌孫中山的一生:洪以甲子滅,公以乙丑殂,六十年間成敗異;生襲中山稱,死傍孝陵葬,一匡天下古今同。
1929年春,中山陵竣工之初,要豎墓誌銘,當時大家考慮再三,認爲惟有與孫中山有多年交誼,且是國學大家的章太炎能夠勝任。章太炎自己亦認爲:“論與中山先生交誼之密、互知之深,其墓誌銘惟我能勝,亦只有我有資格寫,我欲爲中山先生作墓誌。”他當仁不讓,揮筆寫下了一篇典雅古樸、凝重練達的《祭孫公文》。可惜的是,當時出任中山陵建築總監的是蔣介石,而章太炎對蔣所作所爲時有指斥,惹得蔣對章早就有所不滿;且蔣本人也有自爲墓誌之心,以取得政治資本:所以,便拒絕使用章氏所撰墓誌銘。結果,碑亭雖在,卻沒有墓誌銘,最後不得已,只有將“天下爲公”四字刻於亭中代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