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和玺彩画根据建筑的规模、等级与使用功能的需要,分为"金龙和玺"、"金凤和玺"、"龙凤和玺"、"龙草和玺"和"苏画和玺"五种,它们是根据所绘制的彩画内容而定名。和玺彩绘,一般都用"金龙和玺大点金",特别是在主梁上大都用这种彩画,梁枋上的藻头呈"ΣΣ"形。

游览故宫,容易被忽视的艺术,清代的彩画

清代的彩画,继承了过去的传统,在取材上和制作方法上有了新的变化,使传统的建筑彩画得到一定的提高和发展。

从北京故宫宫殿、庙宇、庭园遗留下来制作严谨的许多材料来看,它的特点是复杂绚烂,金碧辉煌,形成一种眩目的光彩,使建筑装饰艺术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游览故宫,容易被忽视的艺术,清代的彩画

游览故宫,容易被忽视的艺术,清代的彩画

某些主要类型的彩画,如和玺彩画和旋子彩画,以及庭园建筑上的苏式彩画等,都是规格化的彩画装饰构图,这样,在装饰任何梁枋时就便于保持一定的技术水平,也便于施工;并使徒工易于掌握技术。

和玺彩绘是汉族建筑彩绘等级中的最高级,同时也是清代彩绘中等级最高级的。它构图严谨,图案复杂一般只用于宫殿、坛庙等大建筑物的主殿,普通建筑是没有这样高级的彩画装饰的。和玺彩绘表现了先进的营造技艺,又蕴涵着深厚的汉族文化底蕴, 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

游览故宫,容易被忽视的艺术,清代的彩画

呈"ΣΣ"形

游览故宫,容易被忽视的艺术,清代的彩画

和玺彩绘,一般都用"金龙和玺大点金",特别是在主梁上大都用这种彩画,梁枋上的藻头呈"ΣΣ"形。主要线条全部沥粉贴金,花纹绚丽。金线一侧衬白粉或加晕。

用青、绿、红三种底色衬托金色,图案多以龙纹为主,枋心多是二龙戏珠,藻头上绘制升龙或降龙,比较长大的藻头也绘制升龙和降龙二龙戏珠,箍头上绘制坐龙。

和玺彩画根据建筑的规模、等级与使用功能的需要,分为"金龙和玺"、"金凤和玺"、"龙凤和玺"、"龙草和玺"和"苏画和玺"五种,它们是根据所绘制的彩画内容而定名。

游览故宫,容易被忽视的艺术,清代的彩画

金龙和玺彩绘

游览故宫,容易被忽视的艺术,清代的彩画

太和殿和玺彩画

游览故宫,容易被忽视的艺术,清代的彩画

太和殿和玺彩画

游览故宫,容易被忽视的艺术,清代的彩画

金龙和玺彩绘的主要图案全都是龙,龙纹周围还常配以云纹或者火焰纹,金龙顿生腾云驾雾之感。金龙和玺彩绘用金量极大,不仅龙纹贴金,主要线条也贴金,金碧辉煌,尽显皇家气派,一般只应用在宫殿中轴的主要建筑之上。以表示真龙天子至高无上的意思。如故宫三大殿,以表示“真龙天子”至高无上的意思。

游览故宫,容易被忽视的艺术,清代的彩画

龙凤和玺彩绘

龙凤和玺彩绘从形式上看略低于金龙和玺彩绘。枋心、藻头、盒子等部位以龙、凤为主题纹样交替构图,枋心内有二龙戏珠、双凤昭富、龙凤承祥等组合形式。故宫交泰殿、慈宁宫等采用龙凤和玺彩绘。

游览故宫,容易被忽视的艺术,清代的彩画

金凤和玺彩绘

游览故宫,容易被忽视的艺术,清代的彩画

双凤昭富

金凤和玺彩绘一般多用在与皇家有关的如地坛、月坛等建筑上;龙凤图案相间的为龙凤和玺彩画。一般画在皇帝与皇后皇妃们居住的寝宫建筑上,以表示龙凤呈祥的意思。

游览故宫,容易被忽视的艺术,清代的彩画

龙草彩绘绘:法轮吉祥草

游览故宫,容易被忽视的艺术,清代的彩画

龙草和玺彩绘

龙草和玺彩绘从形式上又略低一些,用于较为次要的宫殿建筑,如太和殿前的弘义阁、体仁阁等较次要的殿宇使用的就是龙草和玺彩绘。较高建制的喇嘛教建筑也用龙草和玺彩绘。龙草和玺彩绘的图案主要有龙纹和大草纹构成,枋心、藻头、箍头都有草纹出现,一般是绿底儿画龙,红底儿画草。大草还常与法轮相配,叫做法轮吉祥草,或者叫做"轱辘草"。

游览故宫,容易被忽视的艺术,清代的彩画

苏画和玺彩绘画人物山水

游览故宫,容易被忽视的艺术,清代的彩画

苏画和玺彩绘画人物山水

苏画和玺彩绘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苏式彩绘是写实的笔法,它的内容有云冰纹、葡萄、莲花、牡丹、芍药、桃子、佛手、仙人、蝙蝠、展蝶、福寿鼎、砚、书画等等。用于皇家游览场所的建筑上,代表园林风格。

游览故宫,容易被忽视的艺术,清代的彩画

旋子彩画

游览故宫,容易被忽视的艺术,清代的彩画

宫廷旋子彩画

旋子彩画是中国古代建筑上古建彩画风格的一种,在等级上仅次于和玺彩画,可广泛见于宫廷、公卿府邸。旋子彩画因藻头绘有旋花图案而得名。

清代的彩画,由于这种规格化十分严格地制定了构图上的分划和组合,便不免限制了彩画艺人的创造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