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們四人早年一起創業,而後分家各自發展,其中劉永好、劉永行當過中國首富,劉永言、陳育新(劉永美)也是中國富豪榜的常客。喜歡樹木花草的陳育新選擇了房地產,成立華西希望集團。

中國最有良心企業家:幫兩兄弟成中國首富,還把百億集團交給外人

說到中國的富豪家族,小編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劉氏家族的四兄弟。他們四人早年一起創業,而後分家各自發展,其中劉永好、劉永行當過中國首富,劉永言、陳育新(劉永美)也是中國富豪榜的常客。

四兄弟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其實最該感謝的就是老三陳育新。這個32歲才大學畢業的青年,放棄“鐵飯碗”聯合其他三個兄弟創下名震中外且年收入超2000億的希望集團,同時自己還做出了年收入超百億元的公司。可以說如果沒有陳育新,就沒有其他劉家三兄弟的今天。

中國最有良心企業家:幫兩兄弟成中國首富,還把百億集團交給外人

陳育新於1950年出生在四川新津。他親生父親叫劉大鏞,當時是新津縣建設科科長,母親叫鄭康致,是新津縣平崗小學一名教師。當時劉家生活非常困苦,家裏有5個小孩,常常都是有一頓沒一頓。劉家的父母逼於無奈拋棄了陳育新,隨後被過繼到了到新津縣順江鄉古家村陳耀雲家,並且改名陳育新。

陳育新是一個學習很好的人,他先是考上城關中學,而後又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高中。不過,命運卻跟他開了個玩笑,當時文革來襲,他無奈中斷了自己的考學之路,回到農村當起農民。12年後的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制度,當時陳育新已經27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但他的求學之心從未變過,於是,他去參加了高考。

就這樣,陳育新一邊自學準備高考,還一邊參加勞動,結果奇蹟般考上了大學。畢業之後他被分配到了農業局工作。當時他的親生兄弟們也在機關工作。老大劉永言就職於某國營單位的計算機室;老二劉永行在縣教育局工作;老四劉永好在省一所中學教書。

半年後,陳育新卻毅然放棄了農業局的“鐵飯碗”工作,準備下海創業。陳育新爲自己選擇了兩個方向,做收音機和搞養殖,前一個項目由於搞不到貸款拿不到生產指標,他便放棄了。而後他把重心放到了養殖上。隨後其他三個兄弟也相繼從企事業單位離職,一起加入到陳育新的創業隊伍中。

中國最有良心企業家:幫兩兄弟成中國首富,還把百億集團交給外人

1982年,四人用變賣手錶、自行車等東拼西湊來的1000元作爲初始資金,創辦育良農場。從養雞、養鵪鶉開始,到建飼料廠,僅用七年時間,他們就將這1000元變成了1000萬。在那個“萬元戶”說法剛流行的時代,陳育新四兄弟資產就已經過千萬。

隨後,兄弟四人又擴展飼料種類,從最初的鵪鶉飼料擴展到豬飼料,再到雞鴨飼料,又到魚飼料。到1991年,劉氏兄弟的飼料銷量躍居西南區第一;1992年,名震海內外的希望集團誕生了。

然而隨着希望集團不斷壯大,四人有了不同的想法,他們誰也說服不了誰。於是,希望集團的資產在四兄弟手裏很快就劃分得清清楚楚:每人25%,非常和諧。就這樣,學計算機的劉永言投入到高新科技領域,成立大陸希望公司;喜歡樹木花草的陳育新選擇了房地產,成立華西希望集團;劉永行和劉永好則繼續堅守飼料行業,分別成立東方希望公司和新希望集團。

中國最有良心企業家:幫兩兄弟成中國首富,還把百億集團交給外人

此後幾年,二哥劉永行的東方希望跟四弟的新希望集團名聲最大,2001年胡潤百富榜上,劉永好、劉永行兄弟還同時成爲中國首富,2008年劉永行又在福布斯中國富豪排行榜中排名第一。不過劉永言和陳育新雖然不是首富,但也是中國富豪榜上的常客。

目前,陳育新旗下的華西希望集團旗下有農牧、教育、地產等公司逾百家,員工總數超過1.2萬名,年收入也超過百億元。不過,陳育新不像其他兄弟那樣,他非常低調,很少出現在媒體上而已。

當年,才2歲的陳育新被父母無奈拋棄,但他卻從來沒有埋怨過父母,對劉氏這幾個兄弟也是照顧有加,如果沒有陳育新的帶頭引導他們創業,也許中國就會少了幾個優秀的企業家。

中國最有良心企業家:幫兩兄弟成中國首富,還把百億集團交給外人

今年68歲的陳育新早已卸任華西希望集團總裁一職,而由無血緣關係的王德根爲集團新總裁。他覺得,讓王德根做總裁,是因爲他是在企業裏成長起來的,具備做總裁的人品和能力,不用是可惜了。而談及子女的接班問題,他說,自己的兒女還在讀書,對於他們的未來暫時還不確定。

被親生父母拋棄,卻幫助兩個兄弟成中國首富;自己創辦的集團年收入超百億,卻能夠拱手“讓給”外姓人,只爲企業更好的發展。不得不說,陳育新真的是一個有良心又有魄力的企業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