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深化中小學(含中等職業學校,下同)安全教育工作,持續提升安全教育水平和中小學生安全素養,上海市教委就做好2019年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健全學校安全教育機制。各區教育行政部門和各中小學要按照《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本市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要求,落實好中小學每學期開展公共安全教育的課時要求,要與公安、應急管理、衛生健康、氣象、民防等專業部門建立公共安全教育協同推進工作機制。將公共安全教育經費納入一般公共預算,予以優先安排,保障合理支出。

二、加強公共安全師資隊伍建設。要將安全教育知識、救護技能等納入教師培訓體系,明確至少1名公共安全教育專(兼)職教研員,定期開展公共安全教研活動。要動員和組織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骨幹教師參加市教委組織的公共安全教育師資培訓及公共安全教育精品課程評選活動,提高教師公共安全教育素養及教育教學能力。

三、做好日常教育工作。要認真研判所轄區域安全形勢,深入總結分析近年來本區域中小學生安全事故發生的規律和特點,認真查找安全教育存在的薄弱環節和問題,提高安全教育針對性。切實加強中小學生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災減災、毒品預防、危化品安全、防範性侵(猥褻)、防範欺凌和暴力侵害、預防網絡沉迷等方面教育。要突出安全教育的針對性,要在節假日、寒暑假及開學前後等重點時段及關鍵節點,開展針對性教育,切實增強師生安全意識。

四、高度重視應急疏散演練。要按照《中小學幼兒園應急疏散演練指南》的操作規程有關要求,將應急疏散演練與學校升旗儀式、廣播操、集體活動等相結合,中小學每月至少開展1次、幼兒園每季度開展1次。寄宿制學校可試點開展夜間突發事件疏散演練。要結合應對火災、地震、暴力入侵、校車等突發事件特點,認真做好演練方案及突發事件處置預案,認真做好相關組織保障工作,堅決防止因演練引發的擁擠踩踏、煙霧中毒等安全事故,確保應急演練安全和效果。

五、開展安全教育實訓。各區教育行政部門要按要求推進區域公共安全教育體驗中心及學校公共安全教育體驗教室建設,2019年要基本完成所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體驗教室建設任務。要指導學校在已建成的學校體驗教室或區域體驗中心開展交通、火災、急救等安全實訓和體驗,組織初中學校到上海市公共安全教育實訓基地開展實訓。

六、開展主題教育活動。要圍繞“4.15”國家安全教育日、“5.12”防災減災日、“11.9”消防日、“12.2”交通安全日等節點,會同相關專業部門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各區要規範有序組織開展安全教育活動,嚴格落實各類進校園活動的備案審查制度,嚴禁在活動中發佈、夾帶商業廣告。要組織學生收看湖南衛視《新聞大求真》特別節目。要組織學校參加本市“第十二屆中小學師生公共安全教育知識競賽和技能展示活動”。

七、科學引導學生健康上網。各區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深入瞭解掌握中小學生使用網絡情況,重點關注學生沉迷遊戲等問題。加強教育引導,通過課堂教學、專題教育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科學對待、合理使用網絡,瞭解預防沉迷網絡知識和方法,提高對網絡黃賭毒信息、不良網絡遊戲等危害性的認識,自覺抵制網絡不良信息和不法行爲。重點加強農村學校、以隨遷子女爲主民辦小學、寄宿制學校網絡管理工作,建設校園綠色網絡,提升中小學生網絡安全意識和素養。

八、堅決防止宗教向學校滲透。要加大國家宗教政策及相關法律規範宣傳力度,加強學校教育管理工作,抓好學生德育工作和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增強防範宗教向學校滲透的意識和能力。深入開展無神論和科學文化教育,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學生樹立科學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九、進一步強化家校協同。要加強家庭教育指導,進一步密切家校聯繫,建立週末和節假日安全提醒制度,確保週末、節假日對學生及家長進行安全提醒,讓家長切實承擔起應有的看護責任,共同構築起安全防線,確保學生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長,特別要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關心照顧,確保他們的人身安全。要強化對家長預防學生溺水和預防學生沉迷網絡的提醒,做好教育部統一印發的《關於預防學生溺水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信》《關於預防學生網絡沉迷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信》的複印發放、回執回收保管工作。

相關鏈接:

來源:上海市教委政務微信"上海教育"

責編:怡然 如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