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赫哲族作爲北方少數民族羣體中,唯一以漁獵爲主要生存技能的民族,不僅開闢出了一條獨特的民族發展方向,同時也爲赫哲族“魚”文化奠定了重要基礎。作爲北方少數民族中唯一的漁獵民族,赫哲族先民早在幾千年之前,就過上了這種以狩獵和捕魚爲主的趣味性生活。

肅慎後裔赫哲族,爲何是北方唯一漁獵民族?“魚皮服”很有特色

東北地區自古以來就有“天下糧倉”的美譽,其糧食產量粗略估計能養活大半個中國。尤其是曾被稱爲“北大荒”的 三江平原地帶,更是擁有“百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裏”的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

在滿清王朝建立之前廣袤的東北地區,一直都是荒涼、野蠻、愚昧、粗俗的代名詞。早在西周時期生活在東北的少數民族族羣,就曾被冠以“東夷”的蔑稱。種種跡象表明古代時的東北一直都處於,尚未開化、不知禮數、荒蠻無知的狀態。

但筆者認爲這只是中原王朝的一廂情願,每個民族在誕生、發展、成熟的過程中,都一定會有比較獨特的民族文化或習俗。而這些獨特的文化習俗其實就是,少數民族發展過程中創造的文明。只不過相比較於中原漢族政權來說,並沒有達到一定高度而已。

隨着歷史變遷與東北少數民族羣體壯大,尤其是在十七世紀建州女真強大起來之後,曾一度戰勝以正統自詡的中原王朝,並於明崇禎十七年進入山海關入主紫禁城,至此掀開了東北少數民族長達296年的統治,這其實也是東北少數民最高光的時刻。

據史料記載,建州女真是上古時期肅慎人後裔,而與其同宗同源的另外一個少數民族赫哲族,則主要聚居於黑龍江境內的三江平原和完達山餘脈。雖然同爲肅慎人後裔但卻,卻走出了兩次不一樣的民族發展之路。

聚居於三江匯聚之地的赫哲族

赫哲族是廣袤的東北大地上的原生民族之一,據學者考證,這個民族起源於舜、禹時代,其先民曾是東北三大基本民族之一肅慎。相信很多人聽到這個古老的民族,第一印象都會想到它是滿族人的祖先,但赫哲族先民也曾是肅慎族羣中的一個支系。

一、起源於舜、禹二帝時期

大約在先秦時期之前,赫哲族先民、亦或稱肅慎族羣成員,就已經在這片充滿神奇力量力量的白山黑水之間聚居生活。採集、狩獵、漁獵、農耕,是赫哲族先民在不同歷史時期所表現出來的生活方式。

而每一種生活方式,也代表了赫哲族先民的不同發展歷程和階段。起源於上古舜、禹二帝統治時期的赫哲族先民,在“禹定九州”之時就曾前來納貢,而當時被稱爲東夷的族羣中,僅有赫哲族祖先肅一支。

這一點可以看出,早在遙遠的上古時期,生活在東北地區的“東夷”就曾與當時的中原王朝,有過交往並稱臣納貢。也就是說當時的“東夷”只是臣服,但是卻並未被納入中原政權版圖之內。這其實也是古代社會中原王朝與少數民族的一種共處方式。

二、赫哲族的民族構成

從嚴格意義上來講赫哲族其實也屬於,一個多民族融合之後的民族共同體。赫哲族先民作爲肅慎族羣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際上在發展過程中,也經歷了很多次民族分裂與融合。

按照民俗專家的說法,赫哲族在尚未成爲單一民族之前,曾隱沒於肅慎、挹婁、勿吉等古代民族之中,並一直生活於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流域。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三江流域就是赫哲族繁衍生息的福地。由於在古代社會中這個地域還有其他民族雜劇,所以很多人也認爲赫哲族應該與黑水靺鞨、野人女真族等都有一定關聯。

三、赫哲族名稱變化中的民族淵源

1.源於東夷始於肅慎

這一點其實可以通過赫哲族在不同時期的族名中可見一斑,由於東北地區地域廣闊、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所以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曾是東夷族羣最主要的聚居地。而赫哲族祖先肅慎人,就曾是這片黑土地上的主要族羣之一。

由於東北地區幅員遼闊,所以肅慎族羣的居住地相對來說也比較分散。而分佈於不同的確的赫哲族先民,也都有不同的族名和文化習性。比如“那貝”、“那乃”,指的是居住在富錦市大屯的赫哲族人,而烏蘇里江沿岸的赫哲族人則自稱爲“那尼傲”。

按照赫哲語翻譯其實就是“本地”、“當地”的意思,而“乃”、“貝”則有“人”的語義。也就是說赫哲族先民在幾千年前,就已經聚居於此地並不斷繁衍生息。實際上赫哲族人還有很多族名,“赫真”、“奇楞”、“黑斤”、“黑哲”等。

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這些帶有地域性質的族名,其實都在向世人訴說着赫哲族先民的生活軌跡。按照歷史記載,“赫哲”一詞,最早出現在清朝康熙二年即十七世紀中葉左右,至此赫哲族開始擁有統一族稱,並繼續聚居於他們熱愛的黑土地上。

2.赫哲族民族起源爭論

時至今日,關於赫哲族形成問題,在學術界依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難題。有人認爲赫哲族就是東北原生民族肅慎後裔;也有一大部分持不同意見的人,認爲赫哲族的形成應該是一個民族融合的過程。

赫哲族是以古赫哲族氏族爲核心,然後在不斷發展過程中逐漸,吸納了鄂溫克族、鄂倫春族、滿族,以及黑龍江流域沿岸土生土長的土著族羣。尤其是在清朝民族大融合歷史階段,更是融入了蒙古人、漢人等民族成分。

並且赫哲族的形成或者說定型,一般都認爲是在清朝初年。這個極具歷史韻味的古老民族,主要依賴於漁獵生產等經濟類型。直到上個世紀中葉赫哲族,還尚處於原始社會末期父系氏族階段,也正因如此才保留了極爲濃郁的民風民俗、

赫哲族文化信仰及生活習俗

東北在古代時期就曾被稱爲“北大荒”,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說法,主要與當時社會東北地區天寒地凍、草木荒蕪息息相關。但是在這片白山黑水之間,卻孕育出了勤勞、勇敢的少數民族羣體,他們曾不遺餘力的建設自己的家鄉,並在這片充滿厚愛的土地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年年雪裏,常插梅花醉”,是東北地區冬季的一大盛景;“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是東北農牧民族對天賜瑞雪,寄予的豐收希望與收穫喜悅。生活在神祕而又古老的東北地區的赫哲族,早已經將自己的身心融入了這片熱土。

一、北方唯一漁獵民族

1.北方漁獵民族

據古籍記載,赫哲族人“衣魚獸皮,陸行乘舟”,雖然僅有寥寥八個字,但卻是赫哲族人漁獵生活的真實寫照與最原始的自然呼喚。事實上肅慎時期就已經在東北地區,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嫩江流域,制枯矢、石努以及造網詈狩獵捕魚。

這種原生態的民族生存行爲,直到現代社會依然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筆者認爲赫哲族人在白山黑水之間,創造的別具一格的燦爛文化,爲東北地區增添了一抹揮之不去的亮色。他們在這片土地上世代繁衍生息,併爲後人留下了無比珍貴的民族魅力。

在赫哲族生產活動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他們與衆不同的漁獵習俗。正所謂“靠山喫山,靠水喫水”,聚居於三江流域沿岸的赫哲族先民,用日積月累的民族智慧不斷與大自然抗爭,最終摸索出了一條適合民族發展之路。

2.漁獵文化

赫哲族作爲北方少數民族羣體中,唯一以漁獵爲主要生存技能的民族,不僅開闢出了一條獨特的民族發展方向,同時也爲赫哲族“魚”文化奠定了重要基礎。每年春、秋、冬三季是捕魚高峯期,尤其是在開江之後的一個月內,是赫哲族最忙碌春季魚汛期。

雖然冬季河水上凍無法正常捕魚,但是赫哲族人卻發明了“冬捕”。 言而言之就是在冰面上開鑿冰洞然後下入漁網,相隔一段時間之後再將漁網取出,就可以看到活蹦亂填的鮮魚,這位赫哲族冬季生活增添了很多樂趣。

赫哲族令世人羨豔的“魚”文化

一、赫哲族的圖騰崇拜

作爲北方少數民族中唯一的漁獵民族,赫哲族先民早在幾千年之前,就過上了這種以狩獵和捕魚爲主的趣味性生活。在赫哲族人的心目中萬物皆有靈性,在這種思想的感召之下赫哲族人,產生了最原始的自然崇拜、圖騰崇拜與祖先崇拜。

他們對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懷有敬畏之心,雖然赫哲族主要以漁獵爲生存技能。但是在漁獵之時也有禁忌與懺悔之情,比如,赫哲族對老虎和黑熊就特別崇拜。但是爲了生存又不得不將它們殺死,在此之後還要舉行比較隆重的謝罪儀式。

二、赫哲族的“魚”文化

1.食魚習俗

“魚”被赫哲族稱爲生命的源頭,赫哲族人與魚有着天然的血緣關係。在漁獵文化習俗的趨勢之下,赫哲族醞釀出了獨具特特色的“魚”文化。赫哲族人的日常主食除了野菜、獸肉之外,就是聞名遐邇的特色“魚宴”。

赫哲族人不僅喜歡喫原汁原味的江水燉江魚,同時還對種類繁多的生魚菜品情有獨鍾。赫哲族的“魚生”被稱爲“拉布特喀”;而凍魚片則叫作“蘇日阿克”;用慢火烤魚被他們稱作“達勒格切”,總而言之各式各樣的以“魚”爲原料的菜品,在赫哲族聚居地流傳了幾千年。

2.色彩斑斕的“魚皮畫”

“魚皮畫”, 簡而言之就是用魚皮作爲畫布,而創作出來的獨具民族特色的繪畫藝術。《付佔祥魚皮畫》系列就是赫哲族“魚皮畫”的巔峯製作。當然,“魚皮畫”也可以直接用乾燥的魚皮作畫,這種特殊的繪畫藝術在東北地區十分流行。

3.魚骨工藝品

作爲漁獵民族赫哲族人不僅能製作成種類繁多的魚宴,而且也可以用魚皮以及魚骨製作,外觀大氣、色彩斑斕、精雕細琢的藝術品。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魚皮畫”之外,還有獨具匠心的魚骨工藝品。

魚骨工藝品實際上是在赫哲族傳統技藝基礎上,經過改良之後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形式。主要的原材料就是天然魚骨,作品內涵多以赫哲族歷史傳說爲主。赫哲族魚骨工藝品不僅構思巧妙、造型精美,而且還可以體現出赫哲族傳統文化風格。

4.魚皮服

“魚皮服” 顧名思義就是用魚皮縫製的衣服,這種極具民族特色的服飾文化,不僅可以彰顯出赫哲族人獨特的生活方式,同時也可以體現出赫哲族特殊的文化魅力。赫哲族先民的衣飾形式中除了“魚皮服”之外,其實還有獸皮材質的被褥。

“魚皮服”的主要製作流程其實非常簡單,就是選取大馬哈、蜇羅、狗魚等,然後將魚皮煮熟並縫製成魚皮材質的衣服。烏蘇里江一帶的赫哲人是“魚皮服”的創造者,這種衣服防水、耐熱等特殊功效,而且穿在身上的感覺也特別舒服。

結 語

“五彩雲霞赫哲鄉,烏蘇水裏游魚鬧,漁歌逸渺韻流長”,是現代人對赫哲族的一個整體印象。筆者認爲作爲一個歷史悠久的古老民族,雖然以最原始的漁獵作爲主要生活方式。但是在漫長的民族發展史中,赫哲族也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口頭文學“依瑪坎”。

尤其是在清朝末年出現的作家文學,更是證實了赫哲族人的民族智慧。赫哲族不僅擁有豐富多彩的文化習俗,同時,還具有波瀾起伏的歷史軌跡,以及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現代社會中的赫哲族正在散發着勃勃生機。

【參考文獻】

曲守成《赫哲族風俗探源》

孟玲玲《赫哲族風俗畫解析》

楊光《淺析赫哲族的民俗文化》

王相生《赫哲族風俗畫傳承與發展問題對策研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