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長久以來都是困擾婦女的一大問題,雖說乳癌多半是女性爲主,但仍有一定比例患者爲男性,因此不論是否爲女性,都需要對乳癌有基本的瞭解。

乳癌跟許多危險因素有關,大致上可以分成遺傳、家族史、飲食、激素、生育等。遺傳性主要跟BRCA、p53、Her2/neu基因突變相關;家族史則是看家中是否有其他親戚有乳癌病史。舉例來說若母親有乳癌,自己患乳癌機率高2倍左右。

飲食方面則是我們最容易改變的,高脂肪、紅肉飲食會增加癌率,而ω3脂肪酸、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甘藍菜)則有助於降低患癌率;激素跟乳癌相關的原因在於雌激素是助長乳癌細胞生長的助劑,過多的雌激素接觸便會增加乳癌機率,研究顯示,初經早以及停經晚會增加乳癌機率、年輕時服用口服避孕藥對於乳癌的產生無顯著差異,然而停經後使用雌激素則稍微增加乳癌機率、不孕或無生育者也會增加乳癌機率。

乳癌診斷方式:

那確切的診斷是如何產生呢?診斷分黃金三步驟:觸診/症狀+影像學檢查+病理切片檢查。

乳房自我檢查

每一位女性都應當成爲自己身體的守護者,千萬別認爲守護乳房健康是專屬於醫生的工作,由於自身乳房的狀態只有自己最熟悉,若能正確執行乳房自我檢查,便可能及早發現乳房的異常變化,及早就醫。乳房自我檢查應從青春期月經來潮起,每次月經來後的第7到10天內檢查,因爲此時乳房處於最柔軟的狀態,較容易檢查。

檢查參考步驟如下:

(一)視診:面對鏡子,檢視兩側乳房是否對稱?兩邊乳頭是否高低一致?外觀有無異常凸起或凹陷?是否有難癒合的傷口、出血或分泌物?

(二)觸診:檢查姿勢爲受檢查側手放於頭部後側,另一手手指併攏,從乳頭開始,環狀順時針方向逐漸向外按壓約3到4圈,而後按壓的方向由環狀改爲上下,從鎖骨到肋骨,再以環狀順時針按壓的方式檢查乳房外上方、鎖骨下方、腋下等臨近淋巴結有無腫大,最後以雙指擠捏乳頭,觀察有無異常分泌物。

乳腺外科觸診

觸診上會發現乳房硬塊,多半是非疼痛性,但仍有一定比例是疼痛性的,此外也可能會有異常分泌物,有的人可能會發現兩側乳房不對稱或皮膚表面粗糙有如橘子皮般。

乳房超聲

優點在於它是一種無輻射的檢查,因此適用於各個年齡層的女性,尤其妊娠期和有哺乳需求的女性都可安全使用。此外,超聲檢查對於軟組織有良好的影像分辨力,能夠區分腫塊的性質爲囊腫、良性或惡性腫瘤。

X光

早期乳癌或原位癌經常以微小鈣化點呈現,乳房X光攝影可以發現尚無法被觸摸到的腫塊,而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但缺點是檢查時會有低輻射量的暴露,因此妊娠期和有哺乳需求的女性應避免。

因此一些症狀的表現更需要我們重視,異常的分泌物、持續存在的無痛性乳房腫塊,若有類似的發現,便有必要就醫進行進一步檢查,排除早期乳癌的可能。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