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潭全景

背靠巍巍青山,面臨潺潺月亮灣,耳旁聞得遠處的船號聲……近些年,家鄉的變化讓涇縣蔡村村民周雙根感觸頗深,家門口的月亮灣打造成了景區,每逢週末和小長假,江浙號牌的轎車在鄉道上排起長隊。老周沒想到,自己還能在家門口找到不錯的工作,老母親也在景區謀得免費的扶貧攤位。

涇川三百里,佳境千萬曲。立足自身旅遊資源,突出文旅特色產業,靈活運用金融扶貧措施,近年來,涇縣逐步建立起“發展全域旅遊帶動脫貧致富、發展鄉村旅遊助力精準脫貧”旅遊扶貧模式。讓家門口的“好風景”變成脫貧路上的“好錢景”,也使得越來越多像周雙根這樣的貧困戶脫貧致富。

全域旅遊帶動全域脫貧

涇縣蔡村月亮灣景區,地處著名的皖南川藏線以北,依山傍水,入夏以來是當地度假避暑的好去處。54歲的周雙根在景區大門口當保安,有着不錯水性的他還兼職救生員。“前些天,我還救起了一位漂流時落水的小姑娘,上岸後發現腿上磕了個口子。”他笑着描述受傷的經歷,“救人”的工作,讓眼前這位貧困戶頗爲自豪。

月亮灣的喧鬧

5年前,周雙根動了一場大手術,70多歲的母親也接着中風,一家人生活瞬間被拉入貧困線以下。蔡村鎮政府瞭解情況後,上門給周雙根制定脫貧方案,恰逢縣裏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月亮灣成爲炙手可熱的景區,鎮裏主動與景區經營戶對接,爲周雙根找了份景區保安的工作,還幫他的母親爭取到景區門口的一席攤位。

主動脫貧這件事上,周雙根有了越來越多的認同感。夏天在景區打工,加上攤位營收,一個月能掙三四千元。過了旺季也不愁,通過小額貸款,他入股村裏的木料加工合作社,邊打工邊分紅,既充實又有保障。

涇縣扶貧辦工作人員高峯介紹,該縣通過認真調研,研究制定了鄉村旅遊脫貧攻堅工作要點,並進一步完善旅遊扶貧獎補措施:凡貧困戶開辦或參與農家樂經營,視其經營規模,將給予每戶0.3—0.5萬元的獎補;凡旅遊企業安排貧困戶就業,積極申報(居家)爲就業扶貧基地的,分別給予參與結對幫扶的旅遊企業和貧困戶1000元的一次性獎補。

旅遊業的興起,讓越來越多的旅遊企業有能力在脫貧攻堅中發揮起更大的作用。該縣組織旅遊企業參與後備箱工程,帶動貧困戶農副產品銷售增收。目前,全縣共有27家旅遊企業參與,直接帶動468戶貧困戶的農副產品銷售。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涇縣通過鄉村旅遊扶貧直接幫扶了貧困戶568戶,貧困人口1077人。

特色文旅產業提升扶貧質量

作爲全國最大的文房四寶生產企業,中國宣紙集團還有另一塊招牌——國家級扶貧龍頭企業。該集團董事長鬍文軍告訴人民網安徽頻道記者,在萬畝青檀林和燎草基地建設等輔助環節上,公司優先吸納貧困戶就業,讓貧困戶在發展宣紙產業中分一杯羹。

通過“公司+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方式,該公司出資補助林農造林發展青檀,受益林農1.2萬餘戶,每年向本縣及周邊縣林農收購青檀皮330萬斤左右,戶均增收2500元以上,有效增加了貧困戶的收入。

發揮特色文旅產業優勢,提升扶貧質量,也是涇縣脫貧攻堅的重頭戲。

已過傳統的採茶時節,涇縣中徽茶葉專業合作社附近的山場上,仍有不少農戶在採摘夏茶。走近合作社生產車間,濃醇清香的烏龍茶味沁人心脾。不過百畝的生產基地,去年國內、國外營收分別達到8000萬元、6000萬元。

涇縣中徽巖茶合作社延長了茶葉採摘週期

宣城市人大代表、中徽茶葉專業合作社社長汪時佳說,綠茶正常採摘期不過30天,該合作社經多年研究,將茶葉採摘週期延長至8個月,“老百姓採得多,就賺得多。收回來的夏茶,經過合作社加工製成紅茶和烏龍茶,口感好的,運到國外每斤能賣100美金以上。”

汪時佳坦言,合作社規模不大,對貧困戶就業幫扶有限,但通過科學手段延長茶葉採摘期,帶動了周圍100多戶貧困戶就業,每戶年均增收1萬多元。

“烏龍茶和紅茶的技術門檻高,稍不用心,做出來的口感苦澀無比,加上前期設備投入資金量大,貧困戶自身很難操作。而通過合作社的帶動,貧困戶也能參與其中,共享產業帶來的紅利。”汪時佳說。

金融措施爲旅遊扶貧注入“活水”

“家門口就是大南坑村旅遊區,沒有啓動資金,伸着脖子夠不上。後來,鎮裏積極幫我對接金融機構,助我邁出脫貧第一步。”村民趙新建因妻子殘疾、女兒上學等問題,2014年成爲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在當地鎮政府引導下,老趙成爲中國工商銀行涇縣支行幫扶對象。前兩年,他利用產業扶貧政策,新建、改造4.5畝茶園,隨着大南坑村旅遊發展的興起和基礎設施的不斷改善,他每年通過茶葉產業就可實現1萬元的純收入。

農閒時節,老趙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山裏活”,通過銷售毛竹、木材,每年增收4000元。2017年,他又申報了小額扶貧貸款,年收益增加2500元。

汪明祥是涇縣黃村鎮沙元村溪西陳村民組貧困戶,眼瞅涇縣小米鍋巴成爲網絡新寵,他不等不靠,2017年利用扶貧小額貼息信貸5萬元並自籌資金5萬元申報創辦了強原鍋巴廠。

“按每月生產2000袋鍋巴來算,年營收大概24萬元,除去成本和工人工資,我的年收入在7萬元以上。”如今,汪明祥不僅自己致富,還帶動了附近5戶貧困戶一同脫貧。

皖南川藏線俯瞰

優渥的自然風光爲涇縣旅遊扶貧提供良好的基礎,靈活有效的金融措施,則爲該縣旅遊扶貧事業注入“活水”。全域旅遊大背景下,涇縣再也不僅僅是一灣“桃花潭”,北邊的雲嶺、西邊的査濟、東邊的水墨汀溪、東北邊月亮灣,猶如一粒粒珍珠,在皖南川藏線西南角熠熠生輝。一方旅遊熱土,也帶富了一方百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