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菜這個詞,來源於北方。北方人喫飯的時候喜歡來個硬菜來鎮住場面。一開始,很多人好奇,那這個硬菜的標準到底是啥?北方人認真思考了一下,給硬菜定下了這幾個硬性指標:其一,裝硬菜的盤子一定得大,上桌之後在氣勢上就豔壓羣芳了;其二,硬菜的製作流程一定得複雜,最好是平時在家裏做不了或者是喫不到的;其三,一定得是到肉菜,或者是海鮮,而素菜幾乎成不了硬菜,哪怕是做的再精細的素菜都不行。

南北兩方硬菜PK,北方硬菜優勢褪去,南方硬菜後來居上

在北方常見的硬菜通常是這些,番茄大蝦,每一隻蝦都要將近一個手掌的長度,小裏小氣的上不了檯面;紅燒肘子,泛着琥珀色油光的肘子被端上桌之後,在個頭和陣勢上瞬間就秒殺了桌上其他的菜餚;

南北兩方硬菜PK,北方硬菜優勢褪去,南方硬菜後來居上

而氣勢稍微弱一點,但是也能勉強躋身硬菜行列的,還有四喜丸子、松鼠桂魚等等。

南北兩方硬菜PK,北方硬菜優勢褪去,南方硬菜後來居上

這些硬菜,在當年可都是一上桌就會讓人眼前一亮的大菜,然而這幾年,隨着人民生活條件的提升,大家肚子裏的油水也是越來越多,關鍵是出於對健康的追求,低鹽低油的健康飲食習慣逐漸被大家推崇,所以北方的硬菜,在過去能夠獨當一面,但是現在,往往一頓飯下來被剩的最多的就是這道硬菜。不得不承認,雖然大家依舊認可硬菜的地位,但是現在是真的喫不動了。所以,北方硬菜的優勢已經逐漸褪去了,那麼南方呢,南方人喫飯的時候是否同樣需要一道硬菜呢?

其實南方人的飲食習慣,比較追求葷素搭配、營養均衡,倒不是很在意是否有硬菜。但是並不代表南方沒有,南方的硬菜一出場,氣勢一點不輸北方。

如果說,硬菜的硬性指標之一是分量要大,那麼廣東菜裏分量大的有:冬瓜盅,盆菜,順德首創的大盤魚等等!

南北兩方硬菜PK,北方硬菜優勢褪去,南方硬菜後來居上

南北兩方硬菜PK,北方硬菜優勢褪去,南方硬菜後來居上

南北兩方硬菜PK,北方硬菜優勢褪去,南方硬菜後來居上

​冬瓜盅是潮州菜中著名的素菜之一,其特點有二:一是種類多,二是製作巧。但是卻素菜葷做,素中帶葷,鮮美可口,潮州人還喜歡把海蝦、貝類、鮑魚等名貴海鮮放在冬瓜裏煲,奢侈的是,最後大家都更喜歡喫冬瓜盅裏的冬瓜瓤,因爲海鮮的鮮味全都進入到冬瓜瓤裏面去了!

南北兩方硬菜PK,北方硬菜優勢褪去,南方硬菜後來居上

​而廣東盆菜一出場,更是豔壓羣芳了。但凡遇上祠堂祭祀、新年過節、婚喪嫁娶這種特殊日子,必有盆菜出來撐場面。盆菜通常有三層,最上層的食材盡顯奢華,有蠔豉、鮑魚、海蔘、鵝掌、白切雞、燒鵝、燒肉,中間層是燜豬肉和油豆腐,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最下面一層是各種素菜,如蘿蔔、白菜、支竹、油豆腐、蓮藕,等上面的食材喫完的時候,下面的這些素菜已經飽浸湯汁,別有一番滋味。不得不說,廣東人的這道盆菜,從擺盆到味道,都非常優秀。

南北兩方硬菜PK,北方硬菜優勢褪去,南方硬菜後來居上

要是論名貴,南方硬菜還有焗龍蝦,煨乾鮑。

南北兩方硬菜PK,北方硬菜優勢褪去,南方硬菜後來居上

南北兩方硬菜PK,北方硬菜優勢褪去,南方硬菜後來居上

鰻魚​要是論保留了食材的原汁原味,那麼南方菜還有白切雞、鹽焗雞,豉油雞,燒鵝,叉燒,豉汁蒸鰻魚,太多太多!所以,相比之下,南方的硬菜似乎更耐喫,更有誘惑力。

南北兩方硬菜PK,北方硬菜優勢褪去,南方硬菜後來居上

​雖然硬菜一詞源於北方,可是現在看來,南方硬菜倒成了後起之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