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可能会说,是否缺钙到医院一检查不就知道了,现行业还流行一种微量元素检测技术,其实婴童宝宝微量元素检测的准确率其实很低,到底缺不缺,真不能光看报告单的数据,还得看这些~~~

微量元素检测现状:

——

准确性低

2013年国家卫计委就规定:不宜将微量元素检测作为体检等普查项目,尤其是6个月以内的孩子。

意思是常规体检( 儿保),就不再包括微量元素了。

微量元素检测主要测头发和血液,测量结果与孩子的身体状况、近日的饮食情况、医务人员的采样规范性及测量仪器等有关,加之微量元素在体内的占比少,导致检测结果并不准确。

在欧美国家,医院很少做微量元素检测,而是

根据饮食结构及营养补充情况来判断是否缺乏营养素

。这些国家有家庭医生,医生会对一家人的食物营养成分做评估,并将营养素标注出来。所以,很难缺乏营养素,就算缺也能较准确判断。

宝宝是否缺钙,看这

4点

才靠谱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6个月以内钙的推荐适宜量是200mg/d;6个月-1岁是250mg/d;1-3岁是600mg/d.

若是

宝宝真的缺钙,的确会出现一些比如枕秃、抽搐、难以入睡、夜惊、出牙晚、长不高等现象

但是这些现象的出现并不代表宝宝一定缺钙

。有的可能是生理现象,有的与神经发育不完善有关,有的可能是缺乏其他营养素所致。

宝贝儿缺钙吗?

除请专业儿科医生综合判断是否缺钙外,今天为大家再分享一些比较靠谱又简单的方法,大家只要掌握了这些要点,宝宝缺不缺钙就心中有数了。

1.奶喝够了吗?

先了解一下母乳和配方奶粉的含钙量:

每1000ml母乳:含钙340mg;

每1000ml配方奶粉:含钙450-700mg(随段位增加)。

1岁以内:宝宝的主食是母乳或配方奶粉,两者都含有丰富的钙,是钙的主要来源。纯母乳喂养的妈妈,应该多摄入含钙丰富的食物,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奶制品、豆制品来保证母乳的钙含量。

0-6个月:

每日奶量750ml-800ml;

7个月-1岁:

每日奶量800-900ml;

1岁以后:宝宝奶摄入量减少,为了满足钙的需求,该应该摄入其他含钙丰富的食物,比如蔬菜、肉类、豆制品等。

1岁以上:

每日奶量500ml;

2岁以上:

每日奶量350ml;

如果你的宝宝能够完全满足这样的奶量,和合理的饮食结构,完全不用担心钙不够。

2.鱼肝油(维生素D)补对了吗?

不管吃进去的钙有多少,要是宝宝吸收不好也等于“零”,钙的吸收必须借助维生素D。维生素D需要经过日晒才能在体内合成,但是婴幼儿的皮肤娇嫩,应尽量避免阳光直射。美国儿科协会建议所有的婴幼儿都应该在出生后不久开始补充维生素D,最好是从出生后半个月开始每日补充400IU(10ug)的维生素D,1岁后每天摄入600IU。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要注意维生素D的含量,如果量少,或宝宝为早产儿仍需要根据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补充维生素D/鱼肝油。

宝宝3岁以前每天都应该坚持补充,若是偏食和户外活动少的孩子在青春期前都可以坚持补充。

注意:

预防缺钙的

是鱼肝油,不是鱼油

。鱼油的主要成分是DHA,主要作用是益智,不含有维生素D,或者食用藻油DHA和维生素D搭配都能达到效果。

3、会给孩子喝碳酸饮料吗?

随着孩子长大,对成人的食物接触越来越多,成人的饮料香甜可口,只要你给TA尝了一口就很难再戒掉。尤其是碳酸饮料,其中的碳酸氢根离子会与钙离子结合,在肠道中形成沉淀使钙流失。若是你的宝宝爱上了这种饮料,宝宝缺钙的可能性很大。要是伴随着那些缺钙症状,你果断开始补钙吧。

4、用蔬菜水/果汁水冲奶粉吗?

多次强调过,用蔬菜水和果汁水冲调奶粉是禁忌!可是有很多家长还是在用,不得再三强调。来!跟我默念“

蔬菜水、果汁水没营养、没营养、没营养!

”他们不仅没有什么营养,当中的鞣酸还会带走钙铁锌等微量元素。要是还在用各种奇奇怪怪的水冲调奶粉,别犹豫,钙铁锌你都该给宝宝补补了。

以后,当遇到疑似宝宝缺钙的症状时,爸妈们先别慌,先冥想一下以上这几点有没有做好。继续默念:“奶吃够了吗?鱼肝油在吃吗?鱼肝油补成鱼油了吗?喂养上有问题吗?”若都做到了,就别纠结是否缺钙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