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執了你的手,但是上帝,執意將我從你身邊拖走。

在讀了《茶花女》之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復,讓我真正領略到了這部世界名著給人帶來的震撼力。我不知道它曾獲取過多少人的同情,也不知道這麼多年來有多少人曾因它傷心落淚,我只知道於我,是長久不息地難過和同情。《茶花女》此情已逝,而吾心長記

毫無疑問,這時一段讓人同情的,更是感人肺腑的美好愛情,尤其是在十九世紀中期資產階級社會早期世態炎涼中,赤裸裸金錢關係的社會里,更令人不覺驚歎。

那真摯的感情對白讓每個戀愛過的人身臨其境,儘管沒有華麗的語言裝飾,卻依然漸漸地把自己和主人公融爲一體,彷彿身臨其境,喜他們所喜,憂他們所憂。《茶花女》此情已逝,而吾心長記

感謝小仲馬塑造了茶花女這樣一個可敬又不覺可悲的美麗女子,有人說小仲馬筆下的瑪格麗特是真有其人,我想,必定是那位美麗善良而又充滿迷人色彩的女人,傷透了他的心,纔會讓阿爾芒代替他的心,憂鬱的死去吧。我們要感謝多情而聰慧的小仲馬先生,爲我們江蘇了這麼一個感人的愛情故事。

瑪格麗特,她淪落風車,是一個桀驁不馴的女子,本着自己如花的美貌,在繁花最盛的年歲裏過着表面浮華實則空虛的日子。上帝把阿爾芒,到了她身邊,這樣一個簡單純樸,仍然願意相信愛情的青年送,他堅貞、執著,用世間最堅定的愛情,打動了瑪格麗特高傲的心。《茶花女》此情已逝,而吾心長記

然而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想要體現出它的價值,卻總要以悲劇收場。所以小仲馬讓阿爾芒的父親要求瑪格麗特爲了阿爾芒和他妹妹的姓氏離開他。而瑪格麗特居然接受了這個荒謬的要求,只因對阿爾芒愛的太深。然後年華滔滔逝去,待瑪格麗特已然香消玉殞後,阿爾芒才知曉真相。最終只留下一本寫滿了愛意和傷痛的日記,當做他唯一的紀念。當阿爾芒因愛生恨利用奧林普恣意傷害瑪格麗特那一刻起,一切就已經回不去了。

瑪格麗特的愛意,那麼深那麼濃,卻無處宣泄。愛再濃,也終究敵不過病痛和歲月,瑪格麗特只能含恨與世長辭,傷心地留下了淚跡斑斑的日記。所有愛情的毀滅,都從死亡開始,這是多麼悽愴的結束。

《茶花女》此情已逝,而吾心長記

令我永遠無法忘懷的是阿爾芒在瑪格麗特死後,來到她墓前堅持爲她遷墓的情景。當棺蓋被打開,看到瑪格麗特只剩窟窿的眼窩,深陷的臉頰,爛掉的嘴脣,那曾經讓多少人迷醉的容顏已經腐爛,唯有那兩排貝齒依然潔白如初,我的心跟着阿爾芒劇在顫抖。

有時候我忍不住會去想,如果阿爾芒和瑪格麗特不是相遇在一個浮華空虛的社會里,他們是不是就不會有這樣的悲劇。但轉念一想,如若他們生活在一個開明的環境裏,也許他們就不會相遇,即便相遇了,不會發生這樣感人肺腑的愛情。愛情的悽美,總是相遇在錯誤的時節裏。

此情已逝,而吾心長記。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