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掃碼取紙方便嗎?有人說,過程複雜,着急如廁來不及;有人說,如此取紙變相竊取個人隱私

掃碼取紙能出一張1米長,且只有一層厚的紙。

“坐地鐵時突然着急方便,在門口用掃碼方式取紙,幾番周折取出的紙只有巴掌大小……”近日,有網友投訴在遼師站乘地鐵時,遭遇尷尬。記者發現,雖然掃碼取出的紙並沒有網友說的那麼短,但這種方式卻遭到普遍質疑。

一些相關的研究學者表示,掃碼取紙背後有複雜的商業鏈,每臺掃碼取紙機的加盟商將機器免費提供給商家後,只要機器每增加一名新用戶,加盟商都可從中獲利。雖然掃碼取紙機有限供應紙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浪費行爲,卻在無形中提高了公共服務門檻,是否使用手機成爲是否享受公共服務的條件,老人、小孩等不便使用手機羣體都被擋在門外。作爲公共服務領域,像地鐵、公共廁所、醫院、學校等,是不能完全商業化的,這種掃碼取紙機也只能出現在公共服務涵蓋不到的領域裏。

關於掃碼取紙 乘客如是說……

★乘客小王稱,有了這種掃碼取紙的機器,就不用擔心上衛生間沒帶紙了,還可以免費使用一段紙,這樣既可避免浪費,又可節省成本。

★乘客林先生表示,乘坐地鐵大家本身都是要趕時間,如想上衛生間,先掃碼關注,才能出紙,估計車輛就錯過了,根本無法提供便利。

★市民小林告訴記者,如果上衛生間沒帶手機,是無法操作的,有些老人不用會智能手機,一些上學的孩子沒有手機,他們即使想花錢都無法買紙,這種方式對特殊人羣來說,不公平。

文/圖:大連晚報記者趙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