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外借三室新書架(G78),歡迎借閱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展示“家庭中的自我教育”研究小組探索幼兒早期家庭教育成果的書。

這個研究小組秉承著名教育專家冉乃彥先生“真正的家庭教育經驗和理論來自家長”的理念,通過網絡平臺,與近千名家長互動交流,對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幼兒認識生命、品性教育、學會分享、面對挫折等18個成長關鍵問題進行了積極的實踐和探索,得出了理論上說得通,實踐上行的通的規律性認識。

這本書精選了幼兒成長中的47個案例,涵蓋了8個幼兒發展的關鍵領域,這些話題既具有時代特點,也充滿了生活氣息。

故事呈現、理論分析,專家點評,構成了這本好讀、好懂、好用的幼兒家庭教育的實戰書。

愛孩子,需要科學的知識,理性的行動。父母走進孩子內心世界,不斷學習科學的教養方法,與孩子一起成長,纔是真正的愛。

· 作者 ·

李雁寧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研究生。16年幼兒教育及相關工作經驗,8年幼教編輯工作經驗,曾任《父母必讀》編輯,《幼兒教育導讀》執行主編。具有豐富的育兒知識和實踐經驗,榮獲2013年“北京市好家長”。

冉乃彥,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中國教育學會自我教育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首屆訪問學者,中國家庭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關心青少年教育協會常務理事。長期從事青少年兒童研究、家庭教育研究、自我教育研究、發展心理研究和科研方法研究。出版《對新世紀家長的建議》、《生命教育課》、《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等18本著作,發表文章約400篇。

精彩書摘:

現在他已經三歲,看到小貓爬到樹上,我說:“把你也放到樹上和小貓玩吧。”他說:“不可以,會摔的。”每天我送小傢伙去幼兒園,分別時他總會說:“媽媽再見,媽媽開車要小心一點哦。”看到有個人在瘋狂飆車,他說:“那人真是的,不小心會撞死的。”

我的反思:

在我第一次向孩子提到“死”時;由於情況緊急,我的語氣急躁,孩子接受起來有點措手不及,甚至有些驚恐。有的家長則很聰明,他們將第一次的死亡教育巧妙地融入到童話故事情節中,柔和地,循序漸進地讓孩子理解死亡的含義。在生活中,小動物的死亡、植物的枯萎,都是我們進行死亡教育的良好契機,在一定的情境中,幼兒更易理解。當然,我們對幼兒進行死亡教育,應把握好度,天天提到死亡,會讓幼兒感覺處處都有死的信息,內習蒙上灰暗的色彩。幼兒的世界,還是應該充滿陽光和歡笑的,適度的死亡教育,有助於孩子逐步理解人生,使幼兒終身受益。

更多精彩內容請繼續關注本館微信公衆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