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報網訊:近日,投影廠商堅果宣佈完成6億元D輪融資,由阿里領投,36氪基金、君盛投資、三澤投資、磐石資本、廣發信德、北京東資等跟投。據瞭解該輪融資的主要用途將在於激光電視的研發,以及拓展內容及渠道優勢。阿里選擇堅果,看中的顯然是其銷售量與銷售額方面的潛力。根據官方數據,從2015年到2017年,堅果的規模整整提升了6倍,2018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出貨量實現翻倍式增長。根據奧維雲網的數據,2018年上半年堅果激光電視銷量達1.5萬臺,處在行業領先位置,銷量份額遠超海信、長虹、光峯、極米等品牌,在新興行業裏表現十分亮眼。

所謂激光電視,就是一款採用反射式超短焦投影技術的激光光源投影機,硬件包含機體本身和投影幕布兩部分。由於其採用激光光源,顯示純度和亮度都更高,即便是在亮度較高的環境下,也能展現很好的畫面。由於打破了傳統“屏”的限制,激光電視在尺寸擴展方面優勢盡顯。液晶電視技術已應用近10年,但一般液晶電視做到100英寸已接近極限,而激光電視則可以輕鬆實現。激光顯示也帶動着80英寸以上高端大屏市場逐步爆發,並在價格上瘋狂拼低價,直接把激光電視拉到萬元的邊界,以便拉動銷量。

彩電市場低迷激光電視逆勢成長

彩電作爲最成熟的家電品類,市場競爭激烈。由於近兩年面板價格不斷波動,加劇了競爭程度,整體市場處於動盪之中。2017年是彩電業非常艱難的一年,受到液晶面板價格上漲以及房地產調控影響,再加上又缺乏體育賽事等消費熱點支撐等多重因素擠壓下,去年彩電市場遭遇“滑鐵盧”。在經歷了去年市場“黑暗期”之後,彩電行業各終端廠商對於2018年更加的充滿了期待,希望能在新的一年裏市場有新的變化和朝氣,從而帶來新局面。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統計,2018上半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爲2260萬臺,同比增長3.6%。從零售額來看,上半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額規模爲725億元,同比下降2.0%。縱觀近幾年來彩電市場並不樂觀,2017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爲4752萬臺,同比下降6.6%;2017年彩電市場零售量的下降幅度是近十年來降幅最大的一次,國內彩電行業在去年可謂是進入了最難熬的“陣痛期”。2018年下半年面板價格的利好和促銷的集中爆發,市場增長潛力仍在。初步預計,2018年彩電市場的零售量規模將達4913萬臺,同比增長3.4%,零售額規模將達1597億元,同比下降2.0%,大尺化趨勢進一步加深,銷售面積將達347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0.0%。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庫

雖然彩電市場持續低沉,但高端產品卻逆勢增長。以海信爲首的激光電視規模迅速增長,產品多方位升級,衆多品牌的加入和各大關鍵節點的密集促銷,使價格越來越親民。數據顯示,2017年激光電視市場規模銷量6.7萬臺,比上年同期增長116%;銷售金額達到20.8億元,增長率達109%。預計到2020年,激光電視銷量23.2萬臺,銷額43.1億元,量額複合增長率分別爲51%、27%。

數據來源:奧維雲網、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產品渠道方面,2017年激光電視線上、線下零售量同比雙增長,並且同比漲幅較大,線上零售量同比增長452.5%,線下零售量同比增長162.2%。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激光電視產業格局成型市場潛力巨大

在中國激光電視產業分佈上,國內已經逐步形成了珠三角、長三角、西南地區、臺灣的總體分佈格局。西南地區是激光電視的一個核心地域,其中尤以四川最爲突出。四川基本已經擁有了完整的激光電視產業鏈,其中,九天光學在國內的光學引擎研發上佔據非常重要的位置,是一家專門從事激光顯示研發的創新型公司。國產電視老字號長虹在近些年也開始在激光電視整機制造和營銷上發力。

臺灣地區光電產業發展較早,擁有豐富的研發生產經驗。其中,老牌激光投影代工廠中強光電作爲堅果、極米等品牌背後的巨人,中強光電的研發與製造實力不可小覷,奧圖碼則是其旗下主打知名品牌。長三角地區也是我國激光顯示技術的一大重要聚集地,其中,上海、宜興等地有幾家重要激光電視生產廠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上海的晟智和江蘇的視美樂。

而珠三角的核心地是深圳,深圳不僅在產業佈局上更早,同時在市場化運作方面更有着內地省份難以匹敵的優勢。深圳分佈着光峯光電、迪威視訊、金研微等衆多業內知名企業。其中,金研微科技作爲精密電子開發方案商,通過控股九天光學,完成從光學引擎到整機制造全產業鏈佈局,成爲激光顯示行業的一匹黑馬。光峯光電在行業內紮根已久的老牌選手,由於在2017年給小米米家激光電視代工而名聲大噪。目前,除了給小米提供ODM服務外,旗下也有自營品牌。

資料來源:中關村在線

從企業來看,目前,傳統的電視廠商如海信、長虹已經在激光電視研發上作了很大投入,而電視巨頭之一TCL的投入明顯不及前兩家。小米、堅果、極米等互聯網企業也在盡力抓住這一頗具潛力的市場,搶先推出在價格上相對親民的激光電視。總體而言,目前,國內已有超過20家企業選擇加入激光電視這一領域,產業格局已基本形成。

整體來看,激光電視市場上仍然以海信爲首,海信從2007年起瞄準激光顯示技術發力,在國內外企業只是將激光技術用於投影產品的情況下,在2014年率先發布了首款激光電視,今年5月又推出了首臺實現雙色4K顯示的100吋激光電視,並實現了核心激光光學引擎100%自主研發設計,從研發、設計到整機生產製造完全自主運營,60%以上的製造成本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以海信爲例,其依託激光電視技術、ULED超畫質電視技術、智能電視技術的開發積累,率先在全球推出了首款雙色4K激光電視,核心性能指標已經超越高端液晶電視。海信目前在激光顯示領域已擁有320多項核心專利技術,完成了從2K到4K、再到雙色4K的技術突破,產品覆蓋88英寸、100英寸、120英寸等多個尺寸規格,無論技術儲備還是產品陣容均爲行業領先,從而牢牢把握了產業自主發展的主動權。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經濟持續發展,科技不斷進步,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需要在不斷變化,消費者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這也是2017年整體市場低迷的情況下,高端產品卻能逆勢增長的主要原因。相信,2018年高端產品仍是引領市場增長的引擎。激光電視產業在中國已漸成氣候,隨着百度系投資極米,阿里投資堅果,一衆資本的看好,或表達出激光電視未來的美好預期,從硬件及商業模式想象空間上,激光電視或是下一個熱點,未來或許還會有更多公司入場。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18-2023年中國激光電視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融資報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