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 $博聞科技(SH600883)$ $華新水泥(SH600801)$ $四川雙馬(SZ000935)$ 

一方面,主營業務甚至不如雞肋,收益主要依賴投資收益;另一方面,員工構成與薪酬卻有些奇怪。

我描述的這家上市公司不是聯想。以上語句描述的是A股上市公司博聞科技(600883.SH)。

在大致瀏覽其業務之後,我們不禁要問,這家上市公司真正的主業是水泥製造,還是投資呢?

1.營收囿於一市、毛利率奇低

申萬分類中的水泥製造業共有17家上市公司。中和明略統計了2017年營業收入後發現:

除博聞科技外,其餘16家上市公司中,最高者如海螺水泥(600585.SH)、華新水泥(600801.SH),分別爲753.11億元、208.89億元,而墊底者如青松建化(600425.SH)、福建水泥(600802.SH),分別爲21.01億元、18.34億元。

博聞科技營業總收入在2017年繼續墊底,僅有2726萬元,甚至只是倒數第二名福建水泥的營業收入的1.49%。以下爲博聞科技的一些盈利能力數據。

再看17家上市公司2017年的毛利率數據:從亞泰集團(600881.SH)至福建水泥,銷售毛利率從42.52%至15.26%分佈,唯獨博聞科技的毛利率僅爲2.07%。

拿毛利率處於中位數的華新水泥爲例,其32.5等級水泥的毛利率爲32.56%,42.5等級及以上水泥的毛利率爲28.35%。而博聞科技32.5等級水泥的毛利率爲1.19%,42.5等級及以上水泥的毛利率爲3.89%。

另外,從2015年至2017年年報來看,博聞科技的水泥業務幾乎全部在雲南省保山市當地消化。以2017年爲例:營業總收入爲2726萬元,水泥業務營業收入爲2693萬元,而云南省保山市的營業收入也爲2693萬元。

2.員工構成與薪酬異於同行

接下來看博聞科技的員工構成與薪酬情況。以下是17家水泥製造類上市公司的財務人員與行政人員的佔比情況,可見博聞科技均爲行業之冠。

仔細查看博聞科技2017年的細分薪酬情況:水泥製造的直接人工成本爲94萬元,分配到61名生產員工,摺合到每人月薪酬爲1284元;銷售費用中的職工薪酬爲53萬元,分配到11名銷售人員,摺合到每人月薪酬爲4043元;管理費用中的職工薪酬爲808萬元,假使分配到其餘36名技術、財務、行政人員,摺合到每人月薪酬爲18692元。

選取地理位置相近的四川雙馬(000935.SZ)爲可比同行,其2017年管理費用中的職工薪酬爲1184萬元,即使僅分配到92名財務、行政人員,摺合到每人月薪酬也僅爲10728元。顯然,這一類人員的薪酬,博聞科技明顯高於四川雙馬,前者是後者的1.74倍。

這點讓人比較好奇,高薪養那麼多財務、行政人員是做什麼用呢?

3. 盈利主要靠理財與股票收益

博聞科技自2003年起成爲新疆衆和(600888.SH)的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爲25.23%。近幾年的2014年至2017年,博聞科技均出售新疆衆和的股票,分別爲取得投資收益4552萬元、1.13億元、2509萬元、3381萬元,持股比例也從14.93%降至8.61%。

另外,博聞科技近三年營業收入均不超過3000萬元,但期末貨幣資金均在2億元之上。博聞科技5%以上股東近三年皆無質押、減持等事項,這或許說明上市公司現金受限的可能性不大。但令人奇怪的是,博聞科技似乎並不將大量現金用於投資理財,而是讓其躺在銀行賬上。

如2015年至2017年的利息收入分別爲493萬元、339萬元、331萬元;2015年至2017年取得短期投資收益分別爲433萬元(理財收益163萬元、股票收益47萬元)、327萬元(理財收益103萬元、股票收益35萬元)、783萬元(理財收益303萬元、新股申購收益119萬元)。

本文法律顧問:任驥遠律師,廣東鵬正律師事務所

注:轉載需註明出處,聯繫作者可加微信:sxl-stock-market,更多內容可關注微信公衆號“資本名偵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