啓信寶數據顯示,4月10日,廣汽乘用車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註冊資本由127.18億元增至155.17億元,增長了27.98億元。對此,廣汽乘用車相關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本次增資都是之前集團給我司相關項目的增資,本次只是根據慣例彙總後進行工商變更。”

廣汽乘用車有限公司成立於2008年7月21日,法定代表人爲馮興亞,由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00%持股,經營範圍包含汽車整車製造,品牌汽車銷售,汽車零部件及配件製造等,旗下汽車品牌主要爲廣汽傳祺。

廣汽集團官方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廣汽乘用車第一季度累計銷量爲6.25萬輛,同比減少29.04%。

有業內人士指出,此次增資可以理解爲是集團對子公司現金流的補充。

廣汽集團日前發佈的2019年年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集團營收約597.04億元,歸母淨利潤約66.18億元,同比分別下滑17.51%和39.3%。對於業績下滑的原因,廣汽集團方面認爲,主要受國內汽車行業產銷持續負增長,以及國內政策變化的影響。而從年報進一步分析來看,報告期內廣汽集團日系合資品牌銷量增長,成爲其利潤的主要來源。

2019年,廣汽集團產銷量分別約202.38萬輛和206.22萬輛,同比分別下滑約7.76%和3.99%。正是因爲產銷量下降,導致廣汽集團成本規模效應減少。受收入和成本端的雙重擠壓,2019年廣汽的整車製造毛利率約3.04%,較上年減少約13.29個百分點,進而拉低了廣汽集團整體的綜合毛利率。

反觀廣汽集團旗下合資品牌,其投資收益約佔廣汽集團2019年利潤總額的149.33%。

事實上,自2012年以來,合資品牌在廣汽集團利潤總額中的佔比由263.5%持續下降至2017年的68.81%,2018年雖有所回升但幅度較小,總體仍維持在100%以下。而在同一階段,廣汽的自主板塊迅速發展。自2012年至2018年,廣汽乘用車的銷量由5.87萬輛逐年增長至53.52萬輛,市場佔有率也由0.38%逐年上升至2.26%。進入2019年,廣汽集團自主板塊面對車市寒冬,銷量和市佔率都出現下滑。

由於銷量下滑,國內乘用車企業產能利用率不足的問題日趨嚴重。乘聯會數據顯示,由於銷量持續減少而產能繼續增加,國內乘用車產能利用率已由2017年的66.55%降低至2019年的53.74%。截至2019年末,乘用車現有總產能爲3990.5萬輛,其中,自主品牌無一產能利用率過百,而廣汽豐田等8個品牌的產能利用率超過100%。

另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19年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爲840.7萬輛,市佔率降至39.2%,僅相當於2014年的水平。對此,有分析認爲,自主品牌過去的成長更多依靠政策扶持,多數自主品牌至今仍缺乏除價格優勢以外的核心競爭力,隨着國內車市從增量市場轉變爲存量市場,行業競爭也將逐漸轉向產品質量提升上,這對自主品牌的技術和研發提出了更高要求。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