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雖然鶴崗房價便宜,也真能五六萬買一套房子,但是遠離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跑鶴崗去買房的肯定寥寥無幾。其實,像鶴崗這種城市東北有很多,因爲以前有資源可開發,還有老工業基地,所以基礎設施都很好,所謂沒人不是好多人想象的那種沒有人煙,本來東北就從來沒有人口多過,從某種意義上說,或許比那些拼了命的往所謂大城市擠要強一些,至少可以有個自己的家。

“不管好壞,還是得買套房。”

最近一條帖子火了。

是一個青年聲稱流浪到鶴崗花5萬塊買了一套房,並曬出了買房經歷和心得,瞬間引起網友熱議。

青年海員花5萬元到鶴崗買套房,你怎麼看?

青年海員花5萬元到鶴崗買套房,你怎麼看?

他叫李海,33歲,是一名浙江的海員。

李海說他“流浪到鶴崗”,“流浪”二字雖然文藝調很強,但總跟落魄聯繫在一塊。而從小夥子李海的講述看,他不是在流浪——他算盤打得精得很。

他長期“遊覽”於一個“流浪吧”裏,吧裏大多是漂泊四方的年輕人。除了“流浪”生活,也經常有人討論安家、買房。所以到了一定年紀,李海覺得不想再過漂泊的生活,想有個家。聽說黑龍江的鶴崗房價很便宜,今年5月份就果斷入手了一套。

從過來看房到下定,就八天,而且他還在網絡上全程直播了自己的買房過程。

新房是77平,在六層頂樓,離市中心十公里,加上中介費、過戶費,總共五萬八搞定,還包括傢俱家電。

青年海員花5萬元到鶴崗買套房,你怎麼看?

青年海員花5萬元到鶴崗買套房,你怎麼看?

很多人會懷疑,5.8萬,在北上廣大概只能買一平米,並且還是中環外。鶴崗好歹也是一個縣,這樣的價格買套房,房子是得多破?

但從李海發的圖來看,房子看起來還是不錯的。這確實是真事。

原來,鶴崗這個東北小城是典型的資源枯竭型城市。曾經是很火熱的煤炭城市,如今煤已經差不多挖空了,昔日的礦坑已經變成了礦山公園。

資源枯竭後,鶴崗也沒有其他產業能支撐發展,於是年輕人先後走出鶴崗。2013年的時候,鶴崗全市還有107.8萬的人口,城鎮人口87.1萬,但是根據鶴崗2018年發佈的《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人口僅剩下100.9萬,城鎮人口83.3萬人,典型的人口流失。如今城市裏,八成都是老人和孩童。

所以房價便宜。

青年海員花5萬元到鶴崗買套房,你怎麼看?

網友紛紛評論:

“太聰明瞭這選擇,人啊有個自己的房就行,無債一身輕,何必擠在大城市做房奴?”“好羨慕這種生活方式,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擇一城而居,享受生活,每個人都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這多好啊!”

其實想想還真在理。也挺好的。

其實,像鶴崗這種城市東北有很多,因爲以前有資源可開發,還有老工業基地,所以基礎設施都很好,所謂沒人不是好多人想象的那種沒有人煙,本來東北就從來沒有人口多過,從某種意義上說,或許比那些拼了命的往所謂大城市擠要強一些,至少可以有個自己的家。有多少在大城市裏待了十幾年都是租房子住,想想也挺心酸的。

青年海員花5萬元到鶴崗買套房,你怎麼看?

至於所謂繁華,現在交通發達,有時間想去哪就去哪看看,再繁華待久了都一樣。買東西也是,網購那麼發達,想要什麼本地沒有的東西,分分鐘網購非常方便。在東北小城市買個房至少還有個落腳的地方。夏天氣候舒適,冬天暖氣供熱充足,生活水準也許真的並不差。

但也有網友提出了質疑的聲音。

“雖然鶴崗房價便宜,也真能五六萬買一套房子,但是遠離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跑鶴崗去買房的肯定寥寥無幾。畢竟人生地不熟,爲了有房子而買房子的人應該不會多。像買房子這位網友這樣,從故鄉浙江舟山不遠萬里奔赴黑龍江鶴崗買房的人要麼沒有,要有也是奇葩。”

說的好像也不無道理。

“買房”“買房”在當代社會來說,確實是真實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買房”是很多85後的一道心結,尤其是漂泊一族。

青年海員花5萬元到鶴崗買套房,你怎麼看?

很多人當年滿腔熱血的擠進北上廣,可是多年的奮鬥還是買不起房子,最後無奈只能逃離北上廣。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經典故事”。

有些人慨然回鄉,與親人相伴,收穫安穩與溫暖;有些人選擇“歸隱”,尋一山清水秀之處,紮寨安房,做盛世“神仙”。

更多的人選擇的還是“困守”大城,漸漸向佛系靠攏。在他們看來,在北上廣是“進”,回小地方是“退”,他們不甘退守。

縱然大城市生活不容易,但還是有很多人在原地固守。

那,你會到類似鶴崗的地方買房嗎?你怎麼看呢?歡迎下方評論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