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微信公衆號:大美科學,改革開放40週年,那些我們不能忘記的改革路上的科學家!

這張照片攝於1947年

就在這一年

他獲得中英文教基金資助赴英留學的機會

師從諾貝爾獎得主Haworth教授

他就是

我國一代藥學大師嵇汝運院士

他用畢生精力

爲中國尋找醫治國民頑疾的藥

回顧先生的一生

他淡泊名利

無懼風雨,坦坦蕩蕩

求學路上的勤奮

嵇汝運父母、嵇汝運、弟弟嵇汝達合影(1922年)

嵇先生1937年從松江中學(現爲松江二中)高中畢業後考入中央大學(現南京大學)化學系。同年,抗日戰爭爆發,隨校內遷重慶,於1941年大學畢業。

(自左向右)嵇汝運1941年從中央大學化學系畢業;1947年留英前夕證件照;1947年赴英證件照

1946年,他參加了“庚子賠款”獎學金全國公費生統考,被錄取爲“中英文教基金董事會”生物化學專業的留英公費生。於1947年赴英國伯明翰大學化學系攻讀博士學位。

1953年回國後,嵇先生到上海藥物所工作。

1950年夏於英國伯明翰大學獲理學博士學位,隨後三年在伯明翰大學藥理系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1950年在英國伯明翰住處

新藥創制展雄才

嵇先生致力新藥研製,領導組織研究成功多種有效的臨牀藥物。其中包括抗血吸蟲病新藥巰銻鈉、載入中國藥典的金屬解毒藥物二巰基丁二酸鈉、廣泛應用於臨牀的抗瘧新藥蒿甲醚、新型抗心律失常藥常咯啉和我國創制的第一個喹諾酮類抗感染新藥鹽酸安妥沙星等。

嵇汝運在上海藥物所實驗室(1956年)

嵇汝運與與顧坤健、殷敦祥在實驗室(1980年)

嵇汝運先生還在藥物合成化學和藥物的基礎研究方面開展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

● 他合成了腦內微量物質腦啡肽,爲開展“腦啡肽和腦內神經遞質與針刺鎮痛關係”的研究提供了基礎;

● 對東莨菪鹼進行結構改造,合成了酯類和醚類衍生物60多個,供開展受體及受體亞型的研究;

● 對加錫果寧進行了全合成研究,爲藥理與臨牀研究創造了條件;

● 他指導學生在國際上率先完成了消旋石杉鹼甲的全合成,率先實現μ-阿片受體最強的激動劑-羥甲芬太尼8個手性異構體的立體選擇性合成,研究成功一條簡便高效的製備氧氟沙星左旋體的新路線並在藥廠推廣應用;

● 還對四氫原小檗鹼同類物(THPB)進行了比較系統的結構改造研究,合成了一批新型結構THPB化合物。

創立化學藥理學

嵇汝運院士博士論文封面

嵇先生倡導藥物化學與藥理學緊密結合,提倡在我國創立化學藥理學。他從在上海藥物研究所工作初期起,就注意引導和推動化學與藥理學相互靠攏,主張化學家和藥理學家就新藥研究經常交流思想,相互切磋。

進入上世紀八十年代,他不辭辛勞,從廣泛收集到的資料中精心選編材料,經反覆修改後,撰寫成《化學藥理學》新教材。

自1977年以來,他撰寫的綜述文章涉及分子藥理學、量子藥物學和藥物設計等最新進展,特別是在神經藥理學方面,付出了巨大的精力。

開拓藥物設計新領域

嵇先生注重藥物的構效關係,研究開拓藥物設計新途徑,在我國率先開展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領域的研究。

嵇汝運與研究生陳凱先討論(1980年)

上世紀70年代中後期起,他瞄準國際上該領域的發展趨勢和動向,組織和帶領課題組研究、改進和發展了多種藥物設計方法和技術,對多種藥物的作用機理和構效關係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他創立的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研究組,開展基於受體生物大分子三維結構的合理藥物設計研究

嵇汝運在中日藥物設計討論會上作學術報告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他根據國際上藥物設計的新策略,及時地在課題組開展了藥物作用機理和基於受體三維結構的合理藥物設計研究,培養了一批從事這方面研究的青年科研人才。這一研究課題先後獲得“863”高科技項目、國家“八五”攻關項目和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

他創建的課題組在量子藥理學、分子模擬和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研究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嵇汝運在論文寫作(1995年)

教書育人五十載

他重視人才培養,他一直擔任藥物所研究生“藥物化學”主講,參加編寫了《分子藥理學》、《神經藥理學》、《基礎藥理學》等專著;精心撰寫成了《化學藥理學》新教材。

嵇汝運在實驗室思索(1997年)

他先後在華東理工大學等高校講學並多次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進行交流。他同時是中國藥科大學等校的兼職教授。

1998年,與學生們在一起

他培養了數十名博士和碩士研究生,桃李滿園,後繼有人。其中,陳凱先、蔣華良成長爲學科帶頭人、首席科學家,並增選爲中國科學院院士。其他學生們也在國內外不同地區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科學人生結碩果

2006年在祖沖之路園區辦公室

50多年來,嵇先生的科研成果共發表了200多篇學術論文,出版了20多部學術著作;爲國家培養衆多的高、中級藥物化學人才。他先後獲得國家和中科院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等多項獎勵,1999年他榮獲中國藥學發展獎特別貢獻獎,2006年被授予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他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爲祖國的振興和人民的幸福貢獻了畢生的精力。

2010年5月15日上午9時20分,嵇汝運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華東醫院與世長辭,享年92歲。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

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嵇汝運先生

爲自己熱愛的藥學科學事業

奉獻了一生

在幾十年的科學生涯中

爲我國藥學科學事業的發展

爲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的發展

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

是我國藥物化學研究領域的

卓越領導者和組織者之一

本文資料來源《先生之風 山高水長——紀念中國科學院院士嵇汝運先生誕辰100週年》,內容

關注微信公衆號大美科學,看改革開放40年那些你不能忘記的科學家!

下載科普中國app瞭解最權威、更全面的科普資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