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一種疾病發病年輕化是需要有循證醫學證據的。從臨牀積累的病例來看,年輕的2型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臨牀醫生已經觀察到曾經被認爲只有老年人才會罹患的2型糖尿病萌生年輕化的趨勢,值得引起社會的高度重視,是時候遏制趨勢演變成事實了。作爲社會的中堅力量,中青年人羣應該如何迎戰糖尿病來襲呢?

三大原因催生年輕人發病

■ 工作壓力大,常有抑鬱情緒

國外一項統計數據顯示,抑鬱症患者患糖尿病的幾率是正常人的2倍。國內雖然沒有數據統計,但部分臨牀醫生證實,年齡在30-40歲患糖尿病的白領不少確實伴有抑鬱症。抑鬱症和糖尿病的發生,與白領長期處於焦慮的生活狀態密不可分。

■ 工作應酬多了容易高血糖

有些職業族久坐懶動,加班熬夜,加之應酬多,不注意控制飲食,容易營養過剩,促使胰島每天都超負荷運作。久而久之,胰島負擔過重,導致血糖不能正常控制,結果在“應酬族”中糖尿病患者明顯增多。尤其是那些大腹便便的男性,更容易被糖尿病“盯上”。

建議“應酬族”在應酬時,可先喫些蔬菜和主食,不要空腹進食高糖分或太油膩的食物,也不要暴飲暴食,避免積聚過多熱量。營養要均衡,多喫高纖維食物,比如蔬菜、水果等。增加運動,堅持定期體檢,糖尿病患者或糖代謝異常者還要定期進行血糖監測。

■ 糖尿病常常“青睞”不喫主食者

爲了減肥,許多人養成了“只喫菜、不喫飯”的飲食習慣,不但將米飯剔除出日常食譜,更將一切澱粉含量高的食物拒之門外。“只喫菜、不喫飯”可能會導致熱量攝入超標,長期營養失衡的不良習慣不僅起不到減肥的效果,反而埋下糖尿病發病隱患。

“年輕人得糖尿病,你怎麼看?”

調查顯示,80%的年輕人對糖尿病有一些瞭解,5%的年輕人選擇不知道,另有15%的年輕人對糖尿病很瞭解。不過,具體到細節問題,很多年輕人對糖尿病誤解重重。

誤解一:身體沒有異樣,不可能患糖尿病。

75%的年輕人不知道糖尿病的症狀表現,更不知道一部分糖尿病的發病可能沒有症狀,因此他們認爲身體沒有不適,就不可能患有糖尿病。一般說來,糖尿病的典型症狀是“三多一少”,即喫得多、喝得多、尿多,但人很瘦。實際上,多數2型糖尿病患者上述表現不明顯,往往起病隱匿,等有了併發症,如視力急劇下降、容易感染、性功能障礙等,到醫院其他科室看病,查到血糖才發現患有糖尿病。

誤解二:親戚(有血緣關係)患有糖尿病,與我無關。

調查中,12%的年輕人家中有親戚患有糖尿病,但是68%的年輕人都認爲親戚患有糖尿病並不會影響自己患糖尿病的幾率。其實,糖尿病家族史是糖尿病高危因素之一,患病幾率高於無家族史人羣。

誤解三:糖尿病是老年病,與我無關。

60%年輕人認爲糖尿病是純粹的老年病。事實上,糖尿病並不是老年人的專利。近年來,日本的統計資料顯示,在新診斷的年輕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的比例竟高達80%。出現這種情況主要與年輕人超重和肥胖日益增多,高脂肪、高熱量飲食以及體力運動減少有很大關係。因此,年輕並不能與糖尿病絕緣。

誤解四:糖尿病很恐怖或糖尿病沒什麼大不了。

有些年輕人對待糖尿病會出現兩種極端:一種是超級重視以致產生恐懼,另一種是特別不重視以致蔑視,其實這兩種態度都是對待糖尿病的大忌。糖尿病可以被很好地控制,因此患者沒必要增加自己的心理負擔。當然,一旦忽視糖尿病,它就會隨着毫無節制的不良生活方式而纏上你。因此,對待糖尿病最好的方法是:在戰略上蔑視它,在戰術上重視它。

預防糖尿病從年輕時做起

在日常生活中,飲食的搭配非常重要,在家中一定要選用有營養的搭配,如果外出喫飯,要選擇新鮮的食品,注意烹飪方式,儘量不要喝汽水,不喫甜品。選擇有機食物,少喫加工食品。每天喫3-5種不同的蔬菜。注重高纖、低飽和脂肪、無轉化脂肪、低精煉碳水化合物和全穀物。

定期去正規的醫院接受檢查,是早期發現年輕人羣中2型糖尿病的重要手段。除查空腹血糖外,還應檢測餐後兩小時血糖,並對伴有糖代謝異常者及早進行干預治療,以防止年輕人2型糖尿病的發生、發展。

科學適度的鍛鍊可以有效預防2型糖尿病和控制1型糖尿病,同時避免肥胖。運動可以改善身體對胰島素分泌的敏感性,增加肌肉對葡萄糖的利用,有效改善糖代謝,達到降糖目的。

翟華玲(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