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由【炒客ChokStick】原创|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视角

  

  我总是觉得科技发展的最后,人只能跟自己做朋友。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电影《Lars and the Real Girl》,如果我没有记错,中文的电影名字应该是《充气娃娃之恋》。

  看到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这些照片,我立刻就想起这部让我有点小感触的电影。就当做课外作业,如果大家对今天这个话题也感兴趣,可以了解一下这部电影。

  充气娃娃英文是 sex doll,好像翻译成 “性玩偶” 会恰当一些。

  但是为了能够让我们能更好地联想其实物,我们还是随大流叫充气娃娃吧!

  丹麦摄影师 Benita Marcussen,在网上找了几个充气娃娃的爱好者,并说服他们让 Benita 对他们日常与充气娃娃的相处模式进行拍摄。

  Benita 发现,这些娃娃控们花费在定制 “爱人” 的金钱简直让人瞋目结舌。

  你能想像他们乐意花上 6000 ~ 50000 美金用于定制自己专属的充气娃娃吗。

  人民币大约就是 3 万 5 千 ~ 30 万元。他们会挑选自己喜欢的皮肤颜色,喜欢的身材比例,眼睛大小与颜色,甚至变幻不同的发型。

  

  这些娃娃控其实都有自己的这样那样的原因成为娃娃控。有的已经结婚生小孩了,有的甚至结束 10 多年的婚姻陷入充气娃娃的世界不能自拔。我拍摄的娃娃控里面有一个本来打算要跟未婚妻结婚的最终还是没能抽身充气娃娃。对于这些男人来说,充气娃娃让他们更自在地生活,并且总是他们回家的理由。这种生活状态已经定势,并将持续,难以自拔。-Benita Marcussen

  

  为什么会这样?

  不揭开这个话题我都没有这么强烈的记忆跟感觉,最近好像看了很多这样题材的电影:由于科技的发展,人类再不需要依靠沟通与协作去完成任何事情,而只是需要自己操控机器即可。我记得有一部电影《未来战警》(英文:Surrogates 主演:布鲁斯·威利斯)就是说人类可以靠仪器去控制一个机器人替身,帮自己去工作去社交,而当一个人自身要去面对这个社会的时候,他已经无法自然地与人交流和接触。

  虽然电影是夸张的剧本,但这样的事实确实是存在的。生活压力的巨大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度的减少,已经或多或少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模式,你不能否认社会恐惧症、人群恐惧症、交流恐惧症确实已经发生在许多人身上。最近大家不是都在说嘛,让我安静地做个美男子。

  所以,你其实也已经病了……

  

  关注公众号「ChokStick」,回复关键词「骚过的日子」,带你深入世界G点。

  

  「你的每一次点赞都是我们心灵上的神交,你的每一次转发都是我们干下去的动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