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体的营养供给需要血液流通,若是血管不通畅,比如脂质、垃圾很多,就会导致血液粘稠,引发多种心血管疾病。

你知道什么时候粘度最高吗?

在凌晨4点至早晨8点血黏度最高,以后逐渐降低,至凌晨达到最低点,以后再逐渐回升,至早晨再次达到峰值。

这种规律性的波动在老年人表现得更为突出。所以大多有高血脂的中老年人,多是在早晨这个时间最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血液粘稠有3个信号发出,当出现的时候,警惕血管已堵。

1.头痛

当自身的脑部血管、颈部血管堵塞时,就会引起持续性头痛,造成失眠,难以入睡的症状。这种头痛可以用“头疼欲裂”来形容,尤其是晚上八点,更是血压高峰期,这种头痛更为明显。

2. 视力突然模糊

有些人平时视力还可以,但常出现短暂性模糊,严重时甚至突然看不清东西。这种情况在65岁以上老年人身上比较常见,随着年龄增长,大多数老年人血液黏稠度偏高,血液流通不顺畅,会影响到视觉神经。

3. 半夜痛醒

当自己突然被胸痛、牙痛等感觉痛醒时,就要提防心梗了。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心梗发作症状都是一样的,比较明显的有心前区疼痛,尤其是胸骨后疼痛显著,甚至表现为牙痛、肚子痛、咽喉部的紧缩感等,这都是心梗的不典型表现。

血液黏稠怎么办?睡前一杯救命水!

老人晚上喝200毫升水,则可以使早晨血黏度下降。降低血黏度,维持血流通畅,防止血栓形成。

若是长期喝有降血脂作用的水,则预防血管疾病效果更好。

因此上了年纪的人建议多用麦豆蛋白粉泡水喝,麦豆大家都吃过,但是很少人知道它有降血脂、清血管之效。而经过其提取物做成的麦豆蛋白粉对于预防血管堵塞,减少血管垃圾,起着很大的作用。

早上起来喝一杯麦豆蛋白粉,有助于人体脂肪及胆固醇的正常代谢,可以减少胆固醇在血管中的沉积,从而软化动脉血管。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