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重的学业,琐碎的家事,忙碌的工作……“压力山大”是现代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一个普遍性描述。

俗话说,“人无压力轻飘飘,井无压力不出油”。人生不可能没有压力,但压力过大,可能会让身体吃不消。

现代医学发现,人类有90%的疾病与心理的压力状态相关。

据《每日邮报》10月24日报道,哈佛医学院最近在《神经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中年压力会导致大脑萎缩,记忆力下降。

高水平的压力荷尔蒙,可能是人们患上痴呆症的早期预警信号。

《每日邮报》官网截图

8个表现说明你该减压了

美国米勒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菲尔道斯·达博研究发现:

持续数分钟、数小时的急性压力能强化免疫功能,但持续数周、数月、数年的长期压力则会损伤免疫机能。

美国《预防》杂志盘点了压力伤身的8个迹象,看看你中了几个。

1.夜间磨牙

压力大会导致白天或夜间不由自主地磨牙。日本一项研究发现,经常磨牙的人,唾液中压力激素水平升高。

2.体重不断增加

压力大的人往往偏爱高热量食物,如油炸食品、甜品等。长期压力还可导致糖皮质激素水平上升,产生饥饿感,胃口食欲大增。

3.血压过高

压力水平同人体“或战或逃”的本能紧密关联。面临困境时,压力会激发交感神经系统,让血压升高,以便让四肢、肌肉做好行动准备。

而慢性压力使得血压长期升高,让心脏工作负担过重,损伤血管,诱发血栓生成。

4.关节疼痛

长期压力会导致慢性炎症,使得炎性因子游走在全身各处,可能导致关节疼痛等症状。

5.肠胃不舒服

某些与压力息息相关的激素,会影响消化系统传输、分解和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即便短期压力也可能导致胃痛、腹泻等症状暂时性爆发。

6.长痘

压力激素皮质醇会增加皮肤油脂分泌,导致长痘、面部潮红等皮肤反应。

7.疲惫不堪

长期处于心理压力中的人往往睡眠不好。即便某天感觉睡得不错,白天也还是很累。

这可能是因为,免疫系统活动增强和压力带来的紧张感,会让身体感觉更疲乏。

8.头痛

紧张性头痛与压力密切相关。主要与人们对糟糕结果的担心、焦虑有关。

身体7处最怕压力

大脑受压:易老痴

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中年时期经历过离婚、寡居、严重疾病、失业等压力事件,日后患上认知障碍症的风险会非常高。

解压要点:

微笑会刺激大脑回路,多结交爱笑的朋友、看看搞笑视频、数念珠、编织衣物等也有放松效果。

切记一点,做人做事都别太过于较真,完美主义会让人压力陡增。

颈部、背部受压:酸痛痉挛

压力会使皮质醇合成增加,身体的“警戒”反应也会被调动起来,如视觉更敏锐、肌肉更紧绷等。

这种应激状态如果一直持续,身体就无法回归平衡。颈部、头部、背部的肌肉会发酸、收缩甚至痉挛,成为重压下受到伤害的部位。

解压要点:

做做深呼吸,感到头、颈、背肌肉紧绷时,尝试5~10次深呼吸,试着缓慢转动头颈部、活动腰部,并轻轻按摩肌肉发紧的部位。

平衡好生活、工作和自我,在三者中创造一个减压的“缓冲地带”,哪怕一方受挫,另外两方也能提供稳定的支撑。

胃肠道受压:翻腾不安

很多人在过度紧张、担心或焦虑时,会感到胃里翻江倒海,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这是因为压力太大会使胃酸的分泌增多,并不停地“搅动”胃肠道。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表明,重压之下,人可能在一年内长10斤。

解压要点:

一项临床试验研究表明,按摩、练太极都能在较大程度减轻胃肠的压力应激,减轻抑郁,辅助降低心率、血压。

按摩时,可双手重叠在腹部,以肚脐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在脐周做环形运动,共50次。

头发受压:脱发

长期的巨大压力会干扰人体的激素平衡,头发的生长功能被抑制,毛发进入休止期而出现脱发。

解压要点:

康涅狄格州心理治疗师梅尔·施瓦兹表示,压力大的人容易在自我评判中迷失,建议别时刻对自己的不完美表现揪着不放,更要多欣赏他人的长处。

交感神经系统受压:免疫低

受到压力后,交感神经系统向肾上腺发出信号,释放肾上腺素、皮质醇等激素,从而导致心跳加速、血压上升、出汗量大、呼吸加快,向肌肉和组织中输送出更多的氧气和葡萄糖。

长时间持续的压力状态会损害心脏和免疫系统,使人更易生病甚至是患癌。

解压要点:

运动是应对这类压力的好方法。

每周进行5次,每次30分钟的有氧锻炼如跑步、骑车、游泳等,能有效地增强免疫力。

每工作1小时不妨休息5分钟,拉伸拉伸身体。

生殖系统受压:难怀孕

焦虑、紧张是不少夫妻“造人”失败的原因。

长期高度紧张的压力会损害男性睾酮和精子的质量,也会加重女性经期疼痛,引起月经失调甚至闭经,影响正常的排卵。

解压要点:

亲吻、拥抱甚至牵手等,都可以减轻压力,因为这些亲密的举动能提高催产素的水平。

另外,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培养爱好、写日记等,避免过度依赖对方,也能减轻压力,拉近夫妻关系。

乳腺受压:当心癌变

荷兰一项研究发现,乳腺癌与抑郁情绪之间有明显联系。

因为乳腺疾病是一种与内分泌有关的疾病,情绪的变化会影响内分泌功能,造成内分泌失调,引起细胞癌变。

长期紧张、低落的情绪,会导致乳房疼痛、包块及乳腺增生等良性疾病。如果患者本身性格内向,不会排解压力,则可能造成恶性后果。

解压要点:

及时释放和发泄压力,保持心情愉快,是对乳房最及时的保护。

散步、慢跑、游泳、跳舞等运动有助于预防乳腺癌,对乳腺癌患者的康复也有帮助。

长期在高压下生活的人群需定期体检,建议二三十岁的女性每1~2年做次乳腺X线检查,40岁以上的女性最好每年查。

转自:《生命时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