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3000萬男性將面臨娶妻難

據國家衛計委相關統計,中國的男女比例是116.9:100,男性比女性多3000——4000萬,加上現在城市出現的三高剩女、不婚宅女族等已經逐漸成爲司空見慣的現象,扣除上述存量適婚女孩,加上我國東西部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所導致的人口流動配置不均衡而發生的男女婚姻錯配問題,保守估計中國將會有3000萬以上的成年男子面臨娶妻難問題。

單身農村男青年未來婚姻最危險,單憑“自殺”解決不了

“馬太效應”越演越烈

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單身男青年特別是偏遠地區男青年娶妻難本質是一種社會資源無法有效配置的問題,當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會引起資源的優化配置,優化配置導致資源會偏向於有利於進一步發揮配置作用和功能的地區,從而導致具有競爭優勢的地區更容易發生邊際效應,而缺乏地緣優勢和經濟優勢的偏遠地區必然會出現資源進一步弱化,形成兩極分化,而且這種現象會愈演愈烈最終會形成“馬太效應”。而表現原因是不僅僅是數量上的供求不平衡導致的,最致命的是人口結構上的不平衡,當城市女生在擁有資源優勢、地緣優勢和自身優勢時,在婚姻觀念上也傾向於強強聯合選擇更優質的男生資源,但由於更優質男生傾向於次一級女生優勢資源,導致最頂端優質女生無法得到有效配置,從而導致資源過剩或者說被剩。同時由於東部沿海城市擁有良好的經濟環境,其必然會吸引更多的女性資源進入城市,這些女性資源在城市經過洗禮和蛻變後,無法再適應貧窮落後的生活環境,導致農村適齡女孩加速減少,人口結構錯配效應更爲突出,這就解釋爲什麼農村特別是邊遠農村地區娶妻較其他地區更難。

單身農村男青年未來婚姻最危險,單憑“自殺”解決不了

女方通過“補充優勢”索取鉅額彩禮

因此,作爲優勢方,農村女孩要通過“補償優勢”的方式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即使是窮矮矬、二婚、三婚的女生,其自身也可以通過“僧多粥少”的社會客觀原因而獲得婚姻的“溢價”,而最好又體面的兌現方法無疑是“彩禮”,彩禮這一說來源於周禮中《儀禮》上記載的六禮之一“納徵”,原意是雙方互送祝福、彼此約定終生,現在無疑成爲衡量女方經濟價值、男方婚姻誠意和在親戚朋友中的地位的重要標誌,但大多數單身農村男青年很難在自身先天和後天條件遠不如城市男青年的情況下能累積如此鉅額的彩禮錢,對於動則十萬、二十萬、“萬紫千紅一片綠”的彩禮錢,對於動則要房、要車、死爹孃的無理要求,除了舉債償還、除了以“自殺”來宣泄還有什麼可做的呢?據報道,近日20多歲的小夥子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但女友堅持要10萬彩禮錢,自己因爲只是在餐廳打工而確認無力支付的情況後服毒自殺,幸好民警及時趕到救起。這起事件實際上給政府和社會敲響警鐘,單身農村男青年的婚姻問題已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

單身農村男青年未來婚姻最危險,單憑“自殺”解決不了

發展地區平衡纔是根本之道

我們政府也曾多次出臺政策嚴厲限制和打擊買賣婚姻、大操大辦婚姻、高額收取彩禮錢等政策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筆者認爲行政手段始終解決不了市場的選擇性問題。無論是政策限制也好,靠幾個“自殺”的事件引起社會對高額彩禮的憤怒也好,都無法根本改變女性資源嚮往城市流動、男女供需不平衡問題。根本手段在於提高農村基層的收入、提高農村教育資源的質量、發展偏遠地區的經濟縮水城鄉差距、大力宣傳移風易俗、創造偏遠地區大量的就業機會讓東西部、城市和農村資源得以平衡發展,這纔是解決農村單身問題的根本之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