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痔瘡橫行“的時代,許多人卻因爲害怕手術,而置“痔”不理。那究竟,不手術痔瘡能不能治癒呢?肛腸專家表示:痔瘡需根據病情具體發展程度,判斷用藥物還是手術,以達到治療的效果。

我們先來了解下什麼是痔瘡?

痔瘡是一種最常見的肛腸疾病,是肛門直腸底部及肛門粘膜的靜脈叢發生曲張而形成的一個或多個柔軟的靜脈團的一種慢性疾病。痔瘡的形成主要是因腹腔壓力增高,影響直腸和肛管的血液循環,血液迴流受阻。如大便乾結、大便時間過長、久坐、腹部腫瘤、久病體虛、中氣不足、飲酒、習食辛辣燥熱食品、婦女妊娠、分娩等。

根據發病部位不同,痔瘡可分爲:內痔、外痔、混合痔。如果出現便後出血、大便疼痛、痔核脫出、發炎、水腫、嵌頓等症狀,那麼恭喜你,你可能得了痔瘡啦!

其實,痔瘡根據病情可分爲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無痛苦,主要以便血、分泌物多、癢爲主;第二階段:有便血,痔隨排便脫垂,但能自行還納;第三階段:痔瘡脫垂於肛門口外,或每次排便脫出肛門口外,不能自行還納,必須用手託回,嚴重的甚至引起嵌頓,卡在肛門口。

如果你是痔瘡第一階段,僅僅是輕微便血,並無便痛等其他症狀,那麼就可以考慮不手術,選擇保守治療,用藥來緩解痔瘡症狀。雖然是用藥,也請到專業的肛腸醫院檢查確診後,謹遵醫囑!但是,大多數人都是到第二階段甚至第三階段了纔想到醫院求醫!這就是爲什麼一般到了醫院,醫生會建議你做個手術根治痔瘡的原因!

那痔瘡用藥就可以好嗎?藥物可以改善痔的症狀,外痔的腫痛,內痔的出血、輕微脫出等等,可以使用口服及外用藥物。痔的症狀消失了,對生活的影響消除,就達到治療目的,但痔體不能完全消除。如果不改善生活習慣,痔瘡還會反覆發作。

因此,痔瘡首次發作時,先改善生活飲食及排便習慣,治療首選藥物。不過,如果痔已脫出嚴重,並伴有其他便血、便痛症狀,症狀明顯影響生活質量的,還是要到醫院進行手術更安全!

相關文章